期末考的余热还未完全散去,6月26日,一场为同学们量身定制的心理讲座《考后“心”启航:积极调试,赢在暑假》在我校温馨开讲!我校专职心理教师李孟瑶老师以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PERMA幸福模型为主线,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段考后心灵SPA与假期规划之旅。

讲座从同学们考后常见的情绪波动和“考后综合症”入手,如成绩焦虑、莫名空虚或报复性放松等。老师强调,考后心理调适的关键在于接纳情绪、科学归因和设定新目标,更在于帮助同学们将考试转化为成长的阶梯,而非压力的来源,同时为即将到来的暑假注入积极能量。

面对成绩,如何“想”很重要! 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韦纳归因理论,引导同学们思考:我们通常把成败归因于能力、努力、运气,还是任务难度?讲座通过生动的互动启示大家:将结果更多地归因于“努力”这个内部、可改变的因素,而非固化的“能力”或飘渺的“运气”,最能激发后续的学习动力和成长型思维。记住,可控的努力,才是我们进步的方向盘!

暑假的动力如何保持“刚刚好”? 老师引入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用形象的“倒U型曲线”说明:动机太强(过度焦虑)或太弱(毫无压力)都会影响效率。“中等偏上”的动机水平才是最佳状态。因此,暑假目标设定要避免“一口吃成胖子”的大压力,也警惕“彻底躺平”的懈怠,找到那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甜蜜点。
长长的暑假,如何过得充实而不忙乱? 老师带来了两大实用“神器”:
1.四象限时间管理法:教会大家将暑假任务按“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分类,优先聚焦于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如阅读、技能学习、健康管理),避免它们日后变成“又重要又紧急”的救火任务。合理规划,让时间真正为你所用!
2.SMART目标分解术:告别模糊的“我要好好学习”!老师指导大家如何将愿望转化为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ttainable)、相关(Relevant)、有时限(Time-bound) 的小目标。例如,把“提升数学”分解为“每周完成3套函数专题练习,7月底前正确率稳定在80%”。目标清晰,行动才有力量!
贯穿全程的PERMA模型,为同学们的暑假幸福生活描绘了蓝图:培养积极情绪(P) (如记录每日小确幸)、寻找深度投入(E)的爱好、经营温暖的关系(R)、探索生活的意义(M)、收获小小的成就(A)。这个暑假,不仅是休息,更是蓄能、探索和构建幸福力的宝贵时光!
讲座在轻松、积极、充满启发的氛围中进行。同学们纷纷表示,不仅学到了科学应对考后情绪的方法,更收获了规划暑假、提升自我的实用工具和积极心态。考后“心”启航,暑假赢未来! 愿五中的每一位学子都能带着这份“心”能量,度过一个既放松身心又收获成长的精彩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