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学校概况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部门设置
校园撷英
校务公开
每周工作
政策法规
管理制度
招生收费
学校规划
每周菜谱
党建在线
党建动态
青年工作
统群工作
银龄生辉
教学工作
教学管理
校本教研
课程实施
教学展示
书香校园
对外交流
德育天地
德育活动
年级建设
管理制度
家校共建
心灵驿站
教研之窗
教坛漫步
科研成果
教育前沿
课题研究
体卫艺安
阳光体育
卫生健康
多彩艺术
平安校园
年级管理
教学管理
学生活动
特色课程
戏剧课程
急救课程
新闻
国际课程
生命教育
科学教育
师生风采
群英荟萃
教师天地
莘莘学子
招生频道
招生简章
德育天地
德育活动
国旗下讲话
主题班会
社会实践
专题教育
年级建设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管理制度
家校共建
心灵驿站
咨询室介绍
成长心理
润心e家
成长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天地
->
心灵驿站
->
成长心理
->
正文
快乐第五扇门:创造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0-03-18
快乐的人很少说“不可能”,也不会说“我没有任何机会”,
更不会以没钱、没能力、没时间或不再年轻为理由而自我设限。
在今日变迁快速的世界,垂直式的思考模式往往让人们不断地遭遇到挫折或失败,因为多数问题不再是一个标准答案。
许多人喜欢单纯和确定的答案,而且最好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种垂直式的思考在过去的社会里不失为有效的生活方式。然而在今日变迁快速的世界,这种思考模式往往让自己不断地遭遇到挫折或失败,因为多数问题不再是一个标准答案,可能是两个、三个解决方法,甚至是无数个不同的选择。
我喜欢《终生快乐的九步骤》一书中的钓鱼譬喻,作者比较两种不同的钓鱼策略来说明垂直式思考和水平式思考的差异。如果以垂直式思考钓鱼,会先想要钓什么样的鱼,然后量水深度,定好浮标,再将鱼线抛向水中,等待鱼上钩。这种垂直式思考有两个明显的缺点,第一个缺点是要等很久的时间才可能钓上想要的鱼,而且大多得到的是失望和烦躁。我的一次钓鱼的经验就是如此,拿着钓竿四处找自以为鱼多的地方下竿抛线,奔波的结果是一无所获。第二个缺点是由于太专注想达到的目标,反而不能享受到钓鱼的乐趣,如感觉鱼在吃饵、浮标在水面上轻动的兴奋,等等。而以水平式思考的钓鱼,则不会有特定目标想钓什么样的鱼,而是把鱼线撒下,不在意钓上什么样的鱼,而是在等待鱼上钩之际,怡然地欣赏青山白云、白苇红枫的美丽大自然。当快乐地钓上鱼时,再决定是否把鱼放进篓里或丢回水中,真正享受钓鱼的乐趣。
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想要获得“窗外有蓝天”的惊喜,就要学会创造快乐之道。
如同大多数人一样,快乐的人也有着生活上的难关和限制,但是他们把难关和限制视为一种人生的挑战,他们不仅把握每一天、每一次自我成长、学习、专业提升、人际关系增进的机会,而且愉悦地克服困难、突破限制和开创未来。
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得不承认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我相信人生也有“当上帝关上一扇门,同时也为你打开一扇窗”的惊喜。想要获得这种“窗外有蓝天”的惊喜,就要学会创造快乐之道。以小李的改变为例,他最近心情有些郁闷,因为上周领导宣布的人事升迁名单中没有他的名字,连比他资历浅的小张都当了科长。但是,当他运用下面创造快乐的三个步骤,终于帮助自己走出了阴霾:
1.
回想这件令自己不快乐的事情,回忆的影像越清楚越好,不要遗漏当时发生的每个细节,并深切体会当时的心情,不逃避任何不好的感觉。
小李给自己定了30
分钟的时间,细细地回想人事升迁宣布后的这些天度过的寝食难安的日子,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难受的情景……他觉察到自己不只是心情郁闷而已,内心还交织着伤心、生气、不平、嫉妒等复杂的情绪……
2.
让不好的感觉过去,思考是否有其他的选择或方法可以消除不快乐。先不做判断其可能性和可行性,而是把所有想到的选择或方法写下来。然后,再看看写了多少,有时最不寻常的选择或方法可能是最好的。
半小时后,小李决定让这些不好的感觉过去,开始思考有哪些消除不快乐的方法。他在笔记里写出了以下方法:
疏解情绪:听音乐、向好友吐苦水、大哭一场、运动、请假出游、关起门痛骂领导等。
改变想法:没什么了不起、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如何得到领导赏识、增强自己的实力、改进迟到的毛病等。
采取行动:找领导理论、上网找其他工作、设法赢得领导的赏识、积极争取学习机会、早睡早起等。
3.
判断有哪一个或哪些选择或方法,可以帮助自己消除不快乐,甚至创造快乐。
经过一番安静下来的反思,小李决定删去无济于事的方法,选择几个可行的方法。于是,他的计划是:今晚先去打一场网球,然后早点儿上床睡觉,明早报名参加管理学培训班。
上面创造快乐的步骤,关键在自我觉察,觉察到自己有消除不快乐的另一种选择:创造快乐的能力。因此无论在快乐或不快乐时,我们都可以找到帮助自己更快乐的选择或方法。
我们身处的空间和时间都在不停地转变,只有不畏惧冒险、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快乐的人,才能拥有快乐。
快乐的人不求暂时栖身的安全感,他们有冒险犯难的心志和行动,而且碰到不如意或挫折,仍然乐观进取、勇于改变。对他们而言,目标达成与否并不重要,因为他们早已在冒险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在克服不如意和挫折后得到成就的满足。
“什么?冒险!你搞对了没有?”不少人听到我提到追求快乐需要冒险的说法,都表现出既惊讶又疑惑的反应,因为他们认为生活中最好不要有太大变化,安安稳稳就是快乐。乍听之下,安稳过日子未尝不是一种快乐的型态。然而,在今日社会中“安稳”不仅是一种奢求,而且更可能成为追求快乐的障碍。理由无他,我们身处的空间和时间都在不停地转变,只有不畏惧冒险、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快乐的人,才能拥有快乐。但需提醒的是,我所说的“冒险”并非冲动行事,也不是铤而走险,而是敞开心门迎接挑战,而是跳脱现实囿限变革创新。
我在一次培训课程中,曾带领一群老师进行一个创造训练的活动,最初先请他们两两面对面坐着,彼此观察对方1
分钟,之后要求他们背对背坐下,尝试做5
项改变自己的事,并告知3
分钟后回到面对面时,要指出对方的改变之处。一开始,便有不少人低声地嘟囔着:“5
项?太难了!”当时的景象只见有人搔头抓耳、有人尴尬呆坐、有人手足无措、有人无意识地摸摸弄弄,甚至有人始终没有任何动作。当时间到时,多数人只做了1
、2
项改变,只有一人最多做了3
项。他们的改变当然很快被对方发现,因为不是解开一个衣服扣子、脱掉外衣,就是手表换戴到另一只手等小改变。
这个活动的意义不是玩侦察游戏,后面的活动才是真正的目的,当我请他们再次背对背做10
项改变时,只听一阵“不可能!不可能”之声响遍整个教室。在我真诚地鼓励他们突破心理障碍、冒点儿险之后,不少人开始放胆地做大改变,如脱掉鞋袜、衣服倒穿、围巾或皮带绑在头上、裤脚拉到膝盖上等,其中头发的变化更多,各式发型纷纷出笼。当时团体的气氛突然变得热烈起来,虽然仍有少数人或因矜持或因放不下身段,所做的改变较少,但多数人做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改变,而且欣赏着自己神奇的创造能力。可以想象得到,当我再请他们做20
项改变时,他们在欢笑中做出了更大胆的改变,而且呈现了更精彩的创造。
是的,快乐的人很少说:“不可能”,也不会说“我没有任何机会”。更不会以没钱、没能力、没时间或不再年轻为理由而自我设限。因为,他们拥有的快乐并不是什么魔法或奇迹,只不过是以开放的心胸去创造任何可能快乐的机会,并且乐于尝试不寻常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