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学校概况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部门设置
校园撷英
校务公开
每周工作
政策法规
管理制度
招生收费
学校规划
每周菜谱
党建在线
党建动态
青年工作
统群工作
银龄生辉
教学工作
教学管理
校本教研
课程实施
教学展示
书香校园
对外交流
德育天地
德育活动
年级建设
管理制度
家校共建
心灵驿站
教研之窗
教坛漫步
科研成果
教育前沿
课题研究
体卫艺安
阳光体育
卫生健康
多彩艺术
平安校园
年级管理
教学管理
学生活动
特色课程
戏剧课程
急救课程
新闻
国际课程
生命教育
科学教育
师生风采
群英荟萃
教师天地
莘莘学子
招生频道
招生简章
德育天地
德育活动
国旗下讲话
主题班会
社会实践
专题教育
年级建设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管理制度
家校共建
心灵驿站
咨询室介绍
成长心理
润心e家
成长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天地
->
心灵驿站
->
成长心理
->
正文
快乐第三扇门:发现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0-03-18
赶紧把你的梯子换搭在另一面墙上,梯顶上不再是外在的财富、地位、名声,而是生活中任何能让自己内心感觉愉悦、安详、平衡、和谐、满足、丰盛的事物。
快乐的人会确定自己快乐的内涵,不会盲从别人的快乐与标准
快乐的人不只是想要拥有快乐,以及有一个愿意快乐的心,他们还应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快乐是自己想要的。
常听到周遭有一类人说:
“我当然想要快乐,但要怎样才快乐起来?”这种人不会快乐,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即使快乐来临也察觉不到。也常听周遭另一类人说:
“谁不愿意快乐!但我真的找不到有什么能让自己快乐的事!”这种人也不可能有快乐,因为他们期待天上突然掉下一个永久的大快乐,而忽视了每天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快乐。
正如这世上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样的,每个人对快乐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快乐的人会确定自己快乐的内涵,不会盲从别人的快乐与标准。而不快乐的人就像我的朋友小王说的:
“别人建议我很多快乐的方法,我都试过了,一点效果也没有!”快乐的人也不会随着别人的快乐起舞,而不快乐的人就像前来咨询的
曾
先生说的:
“以前我一直深信只要我太太快乐,我就快乐,结果是两个人都不快乐!”
由此可见,快乐对于个人具有非常独特的感受和意义。了解这一点后,接下来的问题是确认自己真正想要的快乐是什么。
在面临重大决定时不要忘了问自己:
“什么方向(或选择、事务)可以让我更快乐?”
下面介绍一个简单但有效的活动,帮助你打造第三扇门的开门之钥,发现自己要的快乐。
1.
首先,准备纸笔和计时器(手表或闹钟),找一个舒适安静的地方坐下来。
2.
然后,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如何?如体力不错、普通、疲劳等。第二个问题是自己现在的心情如何?如焦虑、有点沮丧、平稳等。无论是什么,都真实地写在纸上。
3.
接着,看手表或定闹钟,计时五分钟。
4.
在五分钟内,写下任何想到的让自己快乐的事,任凭自己的直觉快速地写下,而且不要理会社会的标准或别人的想法,也不要管字体好坏或文句通顺正确与否。最重要的是把内心想到的都尽量表达,并写出来。
5.
时间一到就停笔,然后写下此刻的感觉和心情。通常做这种记录会产生体内化学变化,有些人快速写完后会感到轻松或愉快些,有些人则会感到有些挫折或难过。此时,姑且不管你写了什么,重点是自己经验这个快乐认定的过程和感受,而且可能发现记录中有不少令自己惊讶的事情。
6.
开始读自己的记录,逐一慢慢地思考下面五个问题:
◆我对自己所写的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觉?
◆我在写的时候是否碰到停顿或困难的时刻?为什么?
◆这个记录反映出多少真实的自己?哪些是真实的?哪些不是真实的?
◆有多少写下的事是自己过去拥有的或享受过的快乐?有多少是未来可以努力追求或创造的?
[next]
◆我是否能把这些快乐的事排列一下优先顺序?其中是否有一些是同等重要的?排顺序有困难的话,不妨用量化的方法,如打分数(60
分、70
分、80
分等)或百分率(30%
、40%
、50%
等)。
到目前为止感觉如何?有没有感到快乐一点?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人运用这种方法都能使自己心情好许多,因为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而且快乐是可以掌握的。这种方法在平常时可作为快乐的营养滋补,在面临重大决定时亦可作为快乐的强心针剂,并不忘经常问自己:
“什么方向(或选择、事务)可以让我现在更快乐?”
然而,有少数人做完这个活动反而感到挫折或沮丧,因为他们发现有些想要的快乐超出自己的能力。换言之,他们认为自己所记录的事是根本达不到的,如一位
张
小姐做完后的想法就是:
“天呀!这单子上写的是梦想,根本不可能拥有!”如果你也是如此,不要泄气!后面的快乐的第四扇门和第五扇门会帮助你清除追求快乐梦想的障碍,记得把你的活动记录保存好,以后还用得着。
当然,快乐也不可能像按钮似地按下快乐键,立刻把痛苦消除;
但在我个人的咨询经验中,许多来访者经由持续的上述方法,觉察和重建自己快乐的价值、感觉及内容、优先顺序后,得以重拾过去的快乐和创造未来的快乐。
快乐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感觉,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英国著名女作家苏珊·杰佛尔丝在他的《停止挣扎
与生命共舞》一书中,引了一个无名氏的话:
“某个人穷其一生奋力地想爬到梯子的顶端,结果他做到了,只是发现搭错了墙。”对这种形容,你觉得可笑、荒谬吗,还是悲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一针见血地描绘出今日许多人的写照。曾几何时,财富、地位、名声竟然变为成功的代名词,而人们为了追逐这些身外之物,不惜牺牲自己的身心健康、婚姻、家人关系等,也在同时失去了快乐、放弃了快乐,到头来甚至永远找不回快乐。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成功企业家,坐在45
层大厦的顶楼办公室,望着窗外悲哀地告诉我:
“汲汲营营几十年,别人以为我是富足的人,谁知我却是最可怜的人,这些年我失去了所爱的妻子、儿子,更让我后悔不已的是没有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
听了这真实的心声,你的感觉如何?你可能会说这类老生常谈的故事听多了,也可能认为自己不至于如此。然而,我只想问一句:
“你不想搭错墙吧?”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听我衷心的建议,赶紧把你的梯子换搭在另一面墙上,梯顶上的不再是外在的财富、地位、名声,而是生活中任何能让自己内心感觉愉悦、安详、平衡、和谐、满足、丰盛的事物。有人说这定义太抽象,容我举一些例子就会明白,如唱一首歌、做一道菜、打一场球、打扫房间卫生、完成某个作品或报告、通过某项测试、帮助他人解决难题、捐钱或出力赈灾等等,可说是不胜枚举。如果你还不懂,倾听自己做这些事过程中的内心感觉吧!
快乐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感觉,重视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如同搭车前往某个目的地,能到达目的地固然高兴,但过程中的感觉是最重要的,而且到达目的地常是水到渠成之事。相对而言,若重视的是结果而非过程,就有如期待抵达终点时站牌上写的是“快乐”两个字,而快乐早在过程中涓滴流逝,即使最后得到也可能是疲惫不堪或强颜欢笑的快乐。
你决定要通过这扇门了吗?那么,从今天起提醒自己,不要再匆忙地赶路,且放慢脚步好好地欣赏路旁的风光美景,多驻足停留享受别人的关心和关心别人,常觉察这过程中的美妙感受,你会发现快乐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