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天地

成长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天地 -> 心灵驿站 -> 成长心理 -> 正文

我们自己就是地狱和天堂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0-03-18

        有人和上帝谈论天堂与地狱的问题。上帝对这个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进了一个有一群人围着一个大锅肉汤的房间。每个人看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他们看来非常悲苦。

         “来吧!我再让你看什么是天堂。”过了一会儿上帝说。他们进入另一个房间,和第一个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也很愉快。

         “我不懂。”这人说,“为什么他们很快乐,而另一个什么都一样的房间中,人们却很悲惨?”         上帝微笑说:“很简单,在天堂他们会去喂别人。”

         给予就是喂别人,喂别人的结果是自己也能吃饱。

         给予财物——布施财物是富有的真正原因,施舍、付出、给予使我们富裕。老子说:予人己愈多,为人己愈有。

         给予智慧--指点迷津,给予关键时刻的指点。老师育人,三言两语的点拨就能改变学生一生的道路。         张三和李四死后到了阎王那里,准备投胎。阎王说:“你们下一辈子可以选择做给予的人和索取的人,自己选择。”张三选择做索取的人,李四选择做给予的人,哥两个高高兴兴的去投胎。张三做了乞丐,每天向人索取,食不裹腹,毫无尊严。李四成为富豪,每天布施,大做善事,幸福快乐。

         选择给予就是选择了富足,选择索取就是选择了贫乏。我们可以选择日行一善,每天给予别人一些礼物,礼物可以是金钱,可以是鲜花,可以是微笑,可以是鼓励,可以是帮助,可以是安慰,可以是扶盲人过马路……不一定需要花钱。

         美国钢铁巨头卡内基一生都持有一个简单的准则,前半生赚很多钱,后半生把它们全花掉。他说:"富有而死则死得可耻。"他用余生修建图书馆、设立基金会。到辞世之时,几乎已经把所有财产都花光了。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图书馆仍然高高地屹立着。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52岁时得了重病,医生断言他最多只有一年的寿命。他决心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年里把所有钱都花光。他把自己持有的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中的一半卖掉,然后开始在全国资助有意义的事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他捐出去的钱越多,他的精神越愉快,他的身体越好,而且钱赚得越多,病不可思议地好了,并且非常健康地活到91岁。

         世上有两种最可耻的事情,一是富有而不肯布施,一是贫穷而等待施舍。我们生活的四大目标就是"去生活、去爱、去学习和留下遗产",圣贤时时问自己:"我给别人和世界留下什么?"

        给予就是聚宝盆,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