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砥砺奋发
海洋,深蓝的外表下裹藏着起源的奥秘,它是生命的摇篮却动荡不安,细品那是诱惑的味道。它古老而鲜活,有着穿透时空的力量,它屹立于时间的长河中,吸引勇敢的人立上潮头。人们跟随着大海的脚印,眼前潮起潮落,身后浮沉半身,越是看清真相,越是不惧迷茫与艰辛。《走向深蓝》让我了解到我国三百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初读不知期中意,在读已是书中人。这本书如航标般指引着我一步步历经时间的洗涤,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中穿梭。
鲸鱼的歌声回荡在海洋上空,那永无止境的海平面下沉睡着千年前的乘船古迹。近海致富,远海求仙乃中国古人的海洋文化。原本海洋的产物,随着时间的偶然转化,同时也离不开人们的用心劳作,萃取凝练其鲜美,最终调配成万千风味,装点了餐盘。有人在机缘巧合之下借此立足于天下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对于未知的海洋世界,中国先民无疑是充满想象力的,他们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海神形象和海外仙山。《庄子》中记载的海中仙山藐姑射上生活的仙人是这样的:“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虢。黄帝生禺虢……禺虢处东海,是为海神。”这些仙物得到了后代帝王的极大关注,很多帝王都派人入海寻找仙山和仙人。《汉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齐国的齐威王和齐宣王,以及燕国的燕昭王都派人去海外的仙山寻找仙人。秦始皇最热衷长生不老,在方士的诱惑下,甚至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求觅仙人。海洋的运动变幻莫测,不自觉的让人产生了敬畏与恐惧,同时海洋里蕴藏着的丰富资源又有无限的吸引力。就在这“爱与恨”之间,海洋崇拜愈演愈烈,于是有关海洋的神灵崇拜现象,充斥沿海地区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各个角落,构成海洋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绚丽的海洋之梦中,我们的航母编队正其实浩荡而来。我国首艘航空母舰是辽宁舰,历经十载砥砺奋斗,辽宁舰从零起步、从近海走向远海,实现了从“试验训练平台”到“备战打仗先锋”的华丽蜕变。在迈向深蓝的航程上,辽宁舰还充当起孵化器作用。十年来,先后为后续航母部队输送千余名骨干人才,发挥了航母首舰“种子”部队的作用。国产航母山东舰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从此,人民海军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我国第3艘航母、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这是人民海军“三航母时代”的到来,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是一代中国人的智慧与心血。在国产航母的建造现场,每天有3000多人上舰工作,高峰时期有5000多人,他们是国产航母背后最大的功臣。拧一颗螺丝,焊接一块铁板都需做到毫米不差,是数千人的工匠精神唱响了中国制造实力。
三艘不是顶峰,它只是我们驶向未来的开始。对于未来我们建设“海洋强国”迸发“蓝色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海岸启航,向深海进发,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海洋牧场成为当之无愧的“渔业良田”“蓝色粮仓”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向海图强,砥砺奋发,从舢板小艇到三航母时代,这背后默默付出的劳动者值得我们敬仰学习。惟愿我辈青年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路遇风雨转折,仍道事业可筹,未来可期!
苏州市第五中学校 高一11班 王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