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

课程教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课程 -> 急救课程 -> 课程教案 -> 正文

07骨折的现场处理-苏州市代表队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11-23

《骨折的现场处理》教案 

课程名称骨折的现场处理授课教师XXX
授课对象高中生培训人数46人
授课时长45分钟课次2-2
    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本节课通过课前在线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骨折的了解情况。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学生了解骨折的判断、类型、程度以及遇到骨折时的处理方法,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掌握如何预防溺水。高中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和实践能力,本节课重点让学生学会骨折时现场救护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骨折的症状及处理原则2.过程与方法:掌握骨折急救的处理方法和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骨折发生时冷静恰当地实施急救,培养学生爱心、耐心和同情心,增强责任感
教学重点前臂中段闭合性骨折的固定方法
教学难点前臂中段闭合性骨折固定注意事项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课件、激光笔、三角巾若干、夹板若干、报纸若干、杂志若干、丝巾几条
教学方法讲述教学法、问答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示范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PBL)、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案例导入(5分钟)课前将学生每5~6人分为一组。在学校运动会上,一名运动员百米冲刺时摔倒,手掌撑地,左前臂疼痛剧烈,局部肿胀,无法发力。提问:1.可能发生何种创伤。2.判断依据。复习:骨折的类型、程度、判断。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折的程度: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嵌钝性骨折判断:疼痛、肿胀或瘀斑、功能障碍、畸形1.教师提问; 2.教师总结; 3.复习上节课内容。1.学生分组讨论。 2.回顾上节课内容举例导入,激发学生积极性,加强对第一课骨折的判断、类型、程度的掌握。
骨折的固定(30分钟)同学们在学校里,前臂骨折很常见,这节课的骨折固定我们以前臂中段闭合性骨折为例。前臂骨折可为桡骨或尺骨骨折,也可为桡、尺骨双骨折。前臂骨折相对稳定,血管神经损伤机会较小。(一)前臂中段闭合性骨折的固定方法1.充气夹板固定①将充气夹板拉链拉开,包裹前臂。②通过充气孔充气固定。 2.夹板固定①将两块夹板分别置于前臂的外侧、内侧,加垫用三角巾或绷带捆绑固定。②屈肘位大悬臂带将伤肢悬吊于胸前。③指端露出,检查末梢血液循环。 3.纸板固定①可用书本、杂志置于前臂下方,长度超肘关节和腕关节,用布带捆绑固定。②屈肘位大悬臂带将伤肢悬吊于胸前。③指端露出,检查末梢血液循环。4.衣服固定:用衣服托起伤肢,将伤肢固定于躯干。(二)操作示范:在日常生活中,充气夹板、夹板不常见,利用现场物品和衣服自体固定比较实用,因此操作时重点练习这两种固定方法。请一位学员上来做伤员,教员示范纸板固定和衣服自体固定的方法,强调注意事项:1.开放性骨折禁止用水冲洗,不涂药物,保持伤口清洁。2.肢体如有畸形,可按畸形位置固定。3.临时固定的作用只是制动,严禁当场整复。(三)组织练习:学生每2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配备报纸、杂志、毛巾、三角巾、丝巾若干,学员相互做伤员和救护员,轮流练习利用现场物品和衣服自体固定两种前臂闭合性骨折的固定方法。教师巡视指导,检查纠错。1.教师以前臂骨折为例,详细讲解骨折固定方法 2.教师示范 3.各小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优秀小组上台展示1.听教师讲解。   2. 观看教师示范。3.分组练习。 4.根据教师要求改正  5.优生示范本环节重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及生命至上和健康第一的理念,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急救精神。 
骨折的预防(5分钟)预防骨折的方法包括补充营养、保持适度运动、注意安全和防止跌倒等。1.补充营养:对于老年人、绝经期女性等高风险人群,应当补充维生素D、钙等营养素,以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2.保持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骨骼的抗压能力,提高关节的灵活性,有助于预防骨折。运动方式可以选择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3.晒太阳:适当晒太阳有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从而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4.注意安全:在日常活动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外伤。必要时可以使用助行器、拐杖等辅助器具进行保护。5.防止跌倒: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防止跌倒,可以选择摩擦力较大的鞋子,使用防滑垫等设施。在家中也要确保地面平整、干燥,避免摆放易滑倒的物品。教师讲解骨折如何预防学生听课并记录学生了解骨折预防方法,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课堂总结(5分钟)各组学员练习过程中态度认真,遵守纪律,爱护器材,具有互帮互助精神,值得表扬。要指出的是:有的组学员没有真正进入受伤和救护员的角色,在练习时只重视动作的完成,而未注意到伤肢不可随意移动。因此,再次强调:扮演伤员时要自身注意保护受伤肢体,扮演救护员时在实施骨折固定时要时时刻牢记伤肢的保护。有的组未检查末梢循环。再次强调检查末梢循环的方法:固定完后检查伤肢手指是否苍白、发紫(检查血运情况);请伤员活动伤肢的手指(检查运动情况);问伤员:“感觉手臂及手指麻吗?”(检查是否压迫神经)。如出现伤肢手指苍白或发紫、伤肢的手指不能活动、伤员感觉手臂及手指发麻,需重新固定。教师总结学生举手回答回顾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学习印象
作业布置回顾课堂教学内容,在线上教学平台中完成以下问题:1.练习前臂中段闭合性骨折的固定方法。2.向家人朋友普及预防骨折的常识。


板书设计骨折的现场处理前臂中段闭合性骨折不冲洗 不涂药 不整复 制动
教学评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尤其在巡回指导环节考察记录学生知识掌握以及技术操作情况,课后结合问卷星平台反馈,评价学生对前臂骨折固定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固定时注意事项和骨折预防的了解情况,结合教学评价进一步调整并完善后续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高中生在校园活动、体育锻炼中易发生骨折,前臂骨折非常常见,本课中学生首先了解骨折固定的几种类型,接着以最为常见的前臂骨折为例重点讲解,学生初步掌握了三种前臂骨折的固定方法,同时为学生普及预防骨折的常识。学生2人一组练习效果较好,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实际救护操作能力也有提升。本节课还培养了学生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