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

课程教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课程 -> 急救课程 -> 课程教案 -> 正文

06创伤止血-苏州市代表队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11-23

     创伤止血》教案

课程名称创伤止血授课教师XXX
授课对象高中生培训人数46人
授课时长45分钟课次2-2
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本节课通过课前在线调查问卷了解学生上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反馈信息,学生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已了解创伤止血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掌握了流动水冲洗轻微伤口、创可贴包扎的技巧。高中一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认知和实践能力,本节课重点让学生掌握创伤止血的包扎技术。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创伤止血技术的重要性和分类。2.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对不同种类出血的止血方法和操作要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学习后遇到危机情况能沉着冷静应对,同时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教学重点直接压迫止血法和加压包扎止血法的操作要领
教学难点止血带止血法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签字笔、便利贴、三角巾、绷带、一次性医用手套、棉垫、无菌敷料、表带式止血带、普通布料。
教学方法讲述教学法、问答教学法、示范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PBL)、模拟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5分钟)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身体不同部位的出血,如尖锐器皿划破手,脚;摔倒,鼻出血等。遇到以上情况你会怎么办?复习回顾。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你自己或身边的人突然遇到以上情况时你们知道怎样正确的止血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谈话导入的目的是简单了解学生对创伤止血的了解情况,建立学生想要学习乐于学习的心理诉求。
复习出血的种类(5分钟)1.同学们已经提出了处理以上出血情况的方法,对于上节课学习的出血类型还记得吗?提问:以上出血情况属于什么出血类型?2.复习出血类型:按出血部位分:外出血、内出血按血管类型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教师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出些类型及事例。预设:流鼻血、划伤、磕碰伤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出血,便于对应处理。
创伤止血方法与操作(30分钟)(一)止血方法与材料1.创伤止血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直接压迫、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2.包扎材料。无菌敷料(种类主要有纱布垫、创口贴、创伤敷料三种)如没有无菌敷料,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毛巾、衣物、布等代替。 (二)少量出血的处理伤员伤口出血不多时,可做如下处理:1.救护员先洗净双手(最好戴上防护手套),然后用清水、肥皂把伤员伤口周围洗干净,用干净柔软的纱布或毛巾将伤口周围擦干。2.表面伤口和擦伤应该用干净的水冲洗,最好是用自来水,因为水压有利于冲洗。3.用创可贴或干净的纱布、手绢包扎伤口。注意:不要用药棉或有绒毛的布直接覆盖在伤口上。(三)严重出血的止血方法1.直接压迫止血法该方法是最直接、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方法,可用于大部分外出血的止血。确定伤口无异物,表浅小异物可取出;敷料覆盖伤口,持续用力压迫;若敷料被血浸透,不要更换,再取敷料在原敷料上覆盖。 2.加压包扎止血法在直接压迫的同时,可再用绷带或者三角巾加压包扎。①首先压迫止血,敷料超过伤口周边至少3cm。②用绷带或者三角巾环绕敷料加压包扎。③检查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注意:如包扎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应重新包扎。 3.止血带止血法当四肢有大血管损伤,直接压迫无法控制出血,或不能用其他方法止血以致危及生命时,尤其在特殊情况下(如灾难、战争环境、边远地区)可使用止血带止血。①表带式止血带止血在上臂的上1/3段或大腿中上部垫好衬垫(绷带、毛巾、平整的衣物等)将止血带缠在肢体上,一端穿进扣环,并拉紧至伤口不出血为度。在明显的部位注明结扎止血带的时间。②橡胶管止血带止血。用橡胶管,如听诊器胶管等,其弹性好,可用作止血带,但直径不可过细,否则易造成局部组织损伤。操作时,在准备结扎的部位加好衬垫,救护员用左手拇指与食、中指拿好止血带的一端(A端)约10cm处,右手拉紧止血带缠绕伤侧肢体连同救护员左手食、中指两周,同时压住止血带的A端。u 将止血带的另一端(B端)用左手食、中指夹紧,抽出手指时由食指、中指夹持B端从两圈止血带下拉出一半,使其成为一个活结。u 如果需要松止血带时,只要将尾端拉出即可。③布带止血带止血仅限于在没有上述止血带的紧急情况时临时使用。因布料止血带没有弹性,很难真正达到止血目的,如果过紧会造成肢体损伤或缺血坏死,因此,仅可谨慎短时间使用。禁忌用铁丝、绳索、电线等当做止血带使用。u 将三角巾或围巾、领带等布料折叠成10cm宽凭证的条带状。u 在上臂的上1/3段或大腿中上段垫好衬垫(绷带、毛巾、平整的衣物等)u 用制好的布料带在衬垫上加压绕肢体一周,两端向前拉紧,打一个活结u 取绞棒(竹棍、木棍、笔、勺把等)插在带状的外圈内,提起绞棒绞紧,将绞紧后的棒的一端插入活结小圈内固定u 最后记录止血带安放时间 注意事项:1.止血带止血具有潜在不良影响,慎用。2.不能直接结扎在皮肤上,垫好衬垫。3.上肢出血扎在上臂上1/3处、下肢出血扎在大腿中上部。4.松紧适度,以伤口停止出血为度。5.做好明显标记,注明时间,精确到分钟。6.结扎后每隔40-50分钟松解一次,松解时如有出血,可压迫止血。松解约3分钟后,比原位置稍低位置重新结扎。7.应尽快送伤员去医院救治。8.若止血带以下组织明显广泛坏死,在截肢前不宜松解止血带。9.禁止用铁丝、电线、绳索等做止血带。(三)小组练习每2人为一个小组,学生领取三角巾、敷料等材料,重点练习布带止血带止血法。由于时间关系,练习时每组合作完成,一生扮演伤员,一生操作,伤员记录操作的同学要点是否做到。1. 教师提问:无菌的目的是什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活动。2.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3.组织学生小组活动。4.巡回指导。 1. 学生讨论生活中可以做敷料的物品。(注意:棉球、有绒毛的毛巾、纸巾都不可以)2.学生小组合作练习三种止血方法。1. 学生掌握无菌敷料是用来覆盖伤口,目的为控制出血,保护伤口,预防感染。帮助学生在止血时树立无菌观念。学生在听讲、思考、练习中初步掌握创伤止血的操作方法。
课堂总结(5分钟)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基本的创伤止血知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事故现场根据伤员和现场的情况及时准确的选择正确的止血技术,初步掌握了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远离危险,遇事不惊慌,养成面对意外镇定自救和救人的品质。组织学生回顾本堂课重点内容。学生边回顾边作答。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对本堂课学习内容形成系统性记忆。
作业布置回顾课堂教学内容,在线上教学平台中完成以下问题:1.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包扎的材料。2.练习三种包扎方法,重点掌握布带止血带止血法。


板书设计创伤止血快准轻牢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教学评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尤其在巡回指导环节考察记录学生知识掌握以及技术操作情况,课后结合问卷星平台反馈,评价学生对直接压迫止血法和加压包扎止血法掌握情况,对止血带止血法注意事项及适应症的了解情况,从而调整下节课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
教学反思创伤对于高中生来说不陌生,大大小小的磕碰伤、擦伤、流血在校园中更是屡见不鲜,创伤止血的普及就很有必要。本课中,导入环节让学生意识到创伤止血的重要性,进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有动力。教学重难点则放在创伤止血的三种方法及其操作要领上,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小组合作练习、教师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学习,课堂中教师的示范讲解时间过多,学生练习的环节略少,在今后的课程中应适当调整,增加学生练习时间。加强学生实际救护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