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 溺水的预防与现场救护 | 授课教师 | XXX |
授课对象 | 初中生 | 培训人数 | 45人 |
授课时长 | 45分钟 | 课次 | 1 |
学情分析 |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初中学生,本节课通过课前在线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溺水的了解情况。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学生了解溺水的原因、分类,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掌握如何预防溺水。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实践能力,本节课重点让学生学会溺水时现场救护方法。 |
教学目标 | 1.了解溺水的原因、分类以及如何预防溺水。2.掌握发生溺水时现场救护方法。3.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及生命至上和健康第一的理念,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急救精神。 |
教学重点 | 溺水后的现场救护方法 |
教学难点 | 1.溺水的预防2.培养学生遇事不慌的心态,面对突发状况做到沉着冷静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一体机、教学课件、激光笔、多台安妮模型、呼吸膜若干、AED模拟机、教具清洗剂 |
教学方法 | 讲述教学法、问答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示范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PBL)、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学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程导入 | 一、案例导入(3分钟)2021年,在浙江温州,乐清市蓝天救援接报警,有一名儿童不甚落水,当他们火速赶到现场处理,遗憾的是,落水儿童被救上岸时已无生命体征二、提出问题(2分钟)①看见这个新闻大家有什么感受?告诉大家一个数据:溺水是1-14周岁青少年意外死亡最主要的原因。 | 教师展示新闻案例 |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 通过案例分析,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生命至上和健康第一的理念 |
知识讲解 | 一、溺水的概述(5分钟)1.组织学生憋气比赛2.提出问题:在刚刚的比赛中,学生们的感受是什么?3.教师总结溺水致死的原因:大量水草、藻、草类、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从而引起窒息。恐惧、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 | 教师组织比赛,提出问题,总结溺水问题 | 学生比赛,说说体会 | 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兴趣,学会珍爱生命 |
二、溺水时的救护方法(10分钟)1. 播放溺水视频,分析他人的不正确救助方法(反对任何形式的控水) 2. 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3. 引入本节课重点发现有人溺水应在岸上高声呼救溺水者水中救出后:(1)要将淹溺者尽量放置侧卧位,头部位置能使口鼻自动排出液体,清理口腔异物。无须控水,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水会作为异物阻塞气道。无呼吸者,立即给予两次人工吹气,然后做胸外按压,五个循环后判断复苏效果。(2)如果有呼吸心跳,意识不清楚,清除口鼻异物,保证呼吸顺畅,密切观察呼吸和心跳变化(3)如果有呼吸心跳,意识清楚,保证呼吸通畅,实施其他救护措施(4)淹溺者自主能力正常,可协助其自行采用催吐方法排除胃中的水,催吐有致误吸的风险,救护员应随时观察淹溺者(5)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特别是低体温情况下,抢救应坚持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6)应急救护有效,淹溺者恢复心跳呼吸,可用干毛巾为淹溺者擦拭全身,自四肢、躯干向心脏方向摩擦,以促进血液循环(7)呼救急救医疗服务系统进行现场或医院救护 | 教师视频播放,指出不正确救护方法以及如何正确救护 | 学生认真观看,积极讨论 | 通过分析错误救护方法,为本节课内容铺垫 |
三、实操练习(15分钟)1.教师讲解示范心肺复苏的要领(A-B-C)2.将学生前后分为五人一组,练习心肺复苏3.教师巡回指导 | 教师PPT展示复习知识关键词 | 学生分小组练习,记忆知识点关键词 | 强调心肺复苏的按压标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
溺水预防 | 学习防溺水六不要(8分钟)1. 小组讨论:如何防溺水2. 教师总结防溺水措施不能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教师无家长带领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 教师认真讲解溺水预防,学生认真背诵 | 学生组织总结防溺六不要 | 简单防溺六不要,便于学生牢牢记住,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
总结 | 总结本节课内容(2分钟)1.溺水的概述2.溺水的现场救护方法3.溺水预防(防溺六不要,牢牢记心中) | 教师总结要点 | 学生总结回顾 | 回顾知识加深学习印象 |
课后作业 | 1. 背诵防溺六不要原则2. 熟记溺水现场救护原则 |
|
|
|
板书设计 | 溺水防护和现场救护一、课程导入1.案例导入2.提出问题二、知识讲解1.溺水的概述2、溺水的现场救护方法三、溺水预防防溺六不要,牢牢记心中 |
教学评价 | 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情况的课堂记录分析学生对本课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同时课后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线上评价反馈重点分析学生对溺水的了解情况,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后续上课内容进度。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通过课堂讲解、分组讨论的方式将溺水的现场救护以及溺水的预防作了讲解和练习,通过课后教学评价反馈,发现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知识点掌握良好,理论学习扎实。但由于课堂授课时间有限,无法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进行模仿练习,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存在欠缺。计划在后续的课程教学环节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操作练习的比例,加强学生实际救护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