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培训心得
张灵红
根据省教育厅基教处的要求和安排,我校戏剧课程基地的负责人于2017年10月19—22日参加了由江苏省基教处主办,无锡锡山高级中学承办的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共安排了四场专题活动分别是:1、聆听三场报告,分别是省教育厅朱卫国厅长的讲话,省教育厅基教处马斌处长作的《课程基地凸显课程实施的专业力量建设》报告,以及无锡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校长作的《建设课程基地 促进育人模式转型》报告;2、实地观摩无锡锡山高级中学的六个课程基地活动情况; 3、由六所被评为优秀的学校进行经验交流报告 ;4、2017年申报课程基地的学校分12个组进行汇报。整个培训内容丰富实在,对我们2017年刚加入课程基地建设的学校而言可谓收获满满。
马斌处长是课程基地建设工作的决策者和主要推手,唐江澎校长是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的掌舵人,他们在专题发言中都反复强调了一个方向,即以丰富多彩的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促进育人模式的转型。结合十九大报告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我们觉得在接下来的基地建设中如何将戏剧课程和育人模式有效的结合,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纵观全球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戏剧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在西方,戏剧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和手段,被称为“教育戏剧”,主要突出和强化了戏剧的教育功能性,其目的不是娱乐,而是鼓励学生思考各种问题,感受各种情感,更好地培养个人与他人、社会、环境之间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由此可见,戏剧课程绝不等于表演,甚至可以说,戏剧课程的重点也不在表演,它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诸多艺术门类,戏剧是其形式,教学育人是其本源。
我们学校正是认识到了这种教育形式的特殊性,于是结合欧美各国的先进理念,开发出了不仅适合有艺术特长、有个性需求的学生,更适合全体学生参加的的戏剧课程,我们提出了“全员参加戏剧课程”的口号,在高一高二年级共开设了6个戏剧剧组,在外聘专家和本校学科教师的带领下,以戏剧课程为载体,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一、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每一出剧目都有一个剧本,对剧本的解读和创作是戏剧课程里的文学课,通过戏剧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好的剧本不仅故事本身吸引人,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鼓励学生进行相关剧目的改编或是重新创作,都是不错的途径;每一出剧目都有各自的音乐,对音乐的鉴赏和领悟是戏剧课程里的音乐课,通过戏剧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好的音乐就是一个戏剧角色,声音也是能讲述故事的; 戏剧的服装、化妆、舞美、灯光等,则是戏剧课程里的美术课,在戏剧课程里学生可以进行充分的想象与创造,提升各自的美术素养,好的舞台美术,就是一个运用综合材料,创作出来的巨大的可移动的作品;戏剧里的台词、舞蹈等,是戏剧课程里的表演课,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将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化为有血有肉的舞台形象,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我,思考作品所反映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继而对角色的思想进行深切的体验 。
戏剧就像一个硕大的容器、一个宽广的通道,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其中发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种子,也许是音乐、也许是舞蹈、也许是美术、也许是表演,这些种子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也可以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二、多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经亨颐先生曾言“教育何为,学为人而已”,面对教育的主体,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了。 而一名真正的演员往往在生活中也是一位人格高尚、具有高人文素养及涵养的人,他们信奉先做人后学戏,因而那些优秀的艺术家们我们常常赞誉为“德艺双馨”。教育和戏剧都强调了“做人”的重要性, 那么在戏剧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地发挥戏剧特有的育人功能,学生通过鉴赏、表演活动可以认识各个时代的面貌和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戏剧课程中的感受,而是课后承载的厚重的人生经验与哲理,从而反思自我的存在,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探知世界,最终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由“智”到“心”的全面发展。。
在戏剧课程中,我们有不同组别的设置:文学戏剧、英语戏剧、心理戏剧、音乐戏剧、历史戏剧、科技戏剧,这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发展需求参与到全部戏剧课程活动中,为那些在这些方面有特长,有责任心和一定表演能力的同学提供了充分展现才华的舞台。学生通过自身的表演塑造舞台艺术形象,获得对戏剧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全方位的培养和提升艺术感受能力、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
在戏剧课程中必然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作,那么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成为一种必需。一出剧目最终能以怎样的状态呈现于人,需要进行不断地加工打磨,那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艺术精神也会逐渐养成。戏剧课程训练学生认真地读,仔细地听,会心地悟,自信地说,还帮助学生提高时间管理、自我约束和汲取他人建议的能力。戏剧课程中演员会随时听到来自各方的反馈乃至批评,这种经历将让学生习惯倾听不同的声音,在面对批评时能够虚心受教,而非粗鲁辩解。我们认为学生无论将来从事何种工作,在戏剧课程上获得的这些综合素质都是会影响他一生的。
三、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每一门课程结束之时,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戏剧课程结束时,我们学生所获得评价是多元化的,既有老师根据日常表现所给予的成绩评价和学分认定,又有在体验展现环节里所获得荣誉肯定。
每学年结束前我们学校都要举办一次“戏悟青春”戏剧节,届时会邀请一些专家、老师做现场评委,还会以微信的形式进行实时推送,让学生、学生家长、学生亲友团、以及全校所有教师、学生朋友圈里的人,能就现场表演给予评价。这时有的学生在台上演,有的学生在台下做观众当评委,其实这次活动培养的不仅是台上的学生,还有台下的学生。 加入到各剧组,担任着编剧、导演的任务,对于学生的编创、表演、合作与竞争等方面提出了挑战。而走进剧场担任观赏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对于学生如何鉴赏戏剧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一点不正体现了我们“全员参加戏剧课程”目标吗?
演出结束后,我们会当场公布评价结果,最后评出演出的一、二、三等奖,同时评出本次戏剧节的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创意、最佳男女主角、最佳舞美、最佳灯光等众多单项奖。 由担任戏剧课程的指导老师现场对学生的演出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戏剧观赏、评价的能力,让他们学做真正的内行。
学生从选课进入剧组到最终的展演, 不是简简单单的对戏剧的参与,更多的是一种全方位的体验。这种体验有对戏剧表演、戏剧编创的体验,也有合作、竞争、成功和失败的考验。
韦伯说:学习与评价就像一艘船的两支桨,应该齐头并进。可见,评价的重要性。有了评价,可以倒逼我们建立目标、筛选内容、优化过程,形成完备的课程形态。 我们也希望通过多样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
良好的开端,是无尽的动力。我们学校的戏剧课程项目正在稳步地实施着,相信通过戏剧课程的实施,可以使更多地学生从自然状态中提升出来,使学生的各种智慧与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寻找到更多的人生趣味和价值,获得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
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