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 极 预 防 春 季 传 染 病(讲座稿)
初春时节,气温缓缓回升,但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阴冷多雨,忽冷忽热,温差很大,人体对外界气候的变化,一时难以适应,呼吸道抵抗力差,使人容易患上各种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流脑等。这些病的病原体,大多寄生在病人鼻咽部,当病人说话、打喷嚏时,病菌、病毒会随着唾沫跑到空气里。健康人吸入了空气中的病菌、病毒,就可能得病。冬春季寒冷,人们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室内,这就增加了传染机会。实验证明,在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大多数要在30-60分钟后才能从空气中消失,有的甚至在空气中飘浮长达30小时。人在屋子里呆的时间长,空气又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一) 流脑: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一般从每年一月份开始发病,三、四月份是高峰期。
其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多、传染快、流行广。
流脑的传播途径是:当病人或带菌者咳嗽、打喷嚏的时候,病菌就随着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周围的人一旦吸入,就会受到传染,如果被感染者抵抗力弱,就容易发病。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
流脑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以高热为首发症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咽喉痛、咳嗽等。部分病人出现颈项强直、喷射性呕吐,身上皮肤或黏膜出现瘀斑、瘀点(小红点),病程进展快。因此,这种病只要在正规医院就疹,很容易识别。普通型流脑有很多特效治疗药物,而严重的暴发型流脑由于死亡率高,需积极抢救治疗。
预防流脑的方法:经常清扫周围环境与室内卫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可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常晒衣服、被褥和儿童玩具,勤洗手,不要对着人咳嗽、打喷嚏,养成个人良好的健康行为。接种流脑疫苗,可有效预防流脑的发生。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不要带儿童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要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密切接触过流脑病人的人,可采用磺胺类(SD)药物预防。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道症状。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若人群对变异菌种缺乏免疫力,易引发暴发流行,流感对人类的危害很大,一场流感的流行可导致人群平均寿命的降低。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造成数十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1、疫苗接种,目前应用的流感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2类,婴幼儿、老人、孕妇、心、肾、肺、神经系统等慢性患者及糖尿病、免疫低下患者禁用减毒活疫苗,必要时可用灭活疫苗。
2、药物预防,目前已较肯定金刚烷胺对甲型流感有预防作用,对乙型流感则无效。中草药贯众、大青叶、板蓝根、紫草、金银花也认为可用作预防。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人群拥挤地方。合理营养,充足睡眠,劳逸结合。
3、切忌积压压力。外出回家应洗手、漱口。
4、勤晒被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留意室内温度和湿度。
5、节制吸烟、饮酒。
(三)麻疹:麻疹原本是有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传染病,是一种发热伴出疹性的疾病,但因大多数儿童普遍接种过麻疹疫苗,因此目前成人麻疹发病相对较多。此病发病时发热并伴有呼吸道的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打喷嚏、眼睛发红和分泌物多等。在发热的第四天左右,患者会从耳后、发根处出疹,随后波及到全身。麻疹本身并不可怕,但麻疹可以合并肺炎、喉炎、脑炎和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如小儿发病可危及生命,而成人麻疹的症状比较严重,但预后较好,并发症相对较少。
(四)水痘:水痘是预后较好的小儿常见传染病,在发热的当天就出皮疹,表现为斑疹、丘疹、水疱疹,皮疹结痂,痂皮脱落后不留瘢痕。水痘可并发肺炎、脑炎以及皮疹的继发感染,如无并发症,其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五)腮腺炎: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种腺体的疾病,最常波及的腺体是唾液腺,此外还可侵犯生殖腺等,因此临床上可见腮腺炎、颌下腺炎、睾丸炎以及胰腺炎等。此病发作时除发热外还伴有局部腺体的肿胀与疼痛,小儿可合并脑膜脑炎,成人多发生胰腺炎和睾丸炎。
(六)猩红热:猩红热是一种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发热、咽炎与皮疹,发热的第二天左右出疹,在全身皮肤弥漫充血潮红的基础上可见到针尖大小的皮疹。由于舌面有白苔,而舌质发红,舌乳头突出,很像草莓,故称为“草莓舌”,当舌苔脱落后,就称为“杨梅舌”。皮疹消退时常发生脱屑或脱皮。
(七)春季结膜炎,也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结膜炎,多发于男性青少年中间。发病时双眼奇痒,并伴有烧灼感,迫使人不断用手揉擦,引起眼皮红肿、结膜充血,有时还有流泪怕光的症状。目前认为此病是由于患者对漂浮于空气中的某些花粉、灰尘等物质过敏或对较强阳光不适应所致。
传染病重在预防,应该抓住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
1、控制传染源:做好患者的隔离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包括室内开窗通风、喷雾消毒、照射紫外线消毒。
3、教导学生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不要互相串门,不要探视生病的同学。
4 、要保护好易感人群:做好预防接种,把住病从口入关,并加强户外锻炼。努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莫让春季传染病找上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