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全校师生的应急救护能力,培养师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完善学校生命课程体系,持续推进苏州市中小学急救教育基地建设,日前,我校2025年急救冬令营活动在学校萃灵楼成功举办。
【师生齐参与,共赴急救知识盛宴】
本次冬令营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积极参与。高一校本急救课的学员重在通过考核,获得苏州市红十字会颁发的CPR+AED单项技能证书。高二、高三的“红十字卫士”旨在温习急救知识,复训急救技能。全校体育教师、校医、班主任的参与,则进一步壮大了守护校园安全、护航学生成长的力量。

【技能再研训,掌握急救关键本领】
1月17日12:30-14:30,技能培训环节正式开启。在学习楼1号教室,高二、高三年级的“红十字卫士”们在殷琼花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专注复习CPR+AED这一关键急救技能。

同时,在2号教室,高一校本急救课的学员们分成不同小组,分别在唐兆芳老师和董爱华老师的教导下,学习螺旋反折包扎法和头部帽式包扎法。学员们两两一组,互相练习,老师们则在一旁耐心指导,确保每个动作都规范、到位。

在3号教室,王燕娟老师和孙思思老师带领高一校本急救课学员学号1-12号,进行CPR+AED的技能培训。学员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示范动作,随后在模拟人上进行实践操作,力求掌握每一个细节。

【严格考核,检验急救学习成果】
1月17日15:00-17:00,高一校本急救课的学员们紧张的技能考核拉开帷幕。按照学号分成三组,分别在学习楼的1号、2号、3号教室接受考核。1号教室中,董爱华老师和殷琼花老师严格把关,对学号1-8号的学员进行头部帽式包扎法的考核;2号教室,王志勇老师和唐兆芳老师对学号9-16号的学员进行螺旋反折包扎法的考核;3号教室,马明老师和王燕娟老师则对学号17-24号的学员进行CPR+AED的考核。通过考核,学员们不仅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也明确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方向。




【教职工培训,夯实校园安全基础】
1月20日13:00-15:00,本次冬令营迎来了教职工培训环节。全校体育教师、校医、班主任老师齐聚学习楼。13:00-13:30,在1号教室,董爱华老师为全体教职工进行CPR+AED的理论培训,让老师们对这一急救技能有了系统的认识。

13:30-15:00,教职工们分成四组,分别在学习楼的2号、3号教室进行CPR+AED培训及考核。王燕娟老师、张余霞老师、唐兆芳老师、董爱华老师分别负责一组教职工的培训与考核。通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不仅提升了教职工们的应急救护能力,也为校园安全增添了一道坚实的保障。



本次急救科普冬令营活动的开展,师生们不但掌握了实用的急救技能,而且增强了应急救护意识。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人了解急救、掌握急救,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供稿:校安稳与体卫艺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