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堂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耐力素质教学研究
体育组 徐春波
一、研究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很多,尤其是耐力素质下降幅度最大,同时作为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耐久跑项目成绩相应下降也是最大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舆论导向偏差、学生营养不合理、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课余锻炼缺少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因素。耐久跑运动是一种低强度、长时间、持续性的耐力性运动。练习耐久跑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提高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其对于提高人体心脏功能、增大肺通气量、降低血脂,提高身体有氧代谢能力和机体免疫能力,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由此可见耐久跑练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耐久跑内容贯穿于我们学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学田径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平时教学多在跑道上进行,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地在跑道上进行单调动作的频繁练习,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和害怕、厌倦的复杂心理,使运动兴趣下降,锻炼情绪低落,从而严重影响耐久跑的教学效果。如今,耐久跑的教学和练习在学校教学中已经逐渐的在被忽视,渐渐地在失去它应有的地位。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课余锻炼缺少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耐久跑教学的缺乏多样的手段,导致学生对耐久跑失去兴趣。因此找出耐久跑课堂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兴趣,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耐久跑教学中来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研究的。
二、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我校初高二年级100名学生。其中男生50名,女生50名。
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法:
针对我校高二年级学生,共发放100份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00份。
文献查阅法:
查阅王步标、华明、邓树勋的《人体生理学》中有关耐久跑的生理学知识,了解耐久跑教学的生理学特点;查阅刘福林等编著的《体育游戏》,作为设计课堂教学中游戏设计的参考。查阅《中学耐久跑教学方法实验的研究》等一些文章,了解有关耐久跑教学方法的资料,通过借鉴、修改他人的教学方法,制定出适合自身教学的手段。
实验研究法:
实验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任何锻炼都必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必须遵循体育锻炼的生理学规律,运动强度要有小到大,运动量要有少到多。
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情境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设不同的情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共生性原则。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不断的提高,教师也要不断的提高。在同一学习过程中,师生的角色不同,但教与学的目的一致,师生应共享资源,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实验步骤:具体见下表(一)
表(一)实验步骤
步骤 内 容
1、 确定实验对象:本校高二年级100名学生
2、 查阅资料:查找关于耐久跑课堂教学的相关资料,确定实验所用的教学方法
3、 测试原始数据:开学初测试学生原始数据
4、 讨论并确定实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5、 实施实验:中途适当调整教学策略
6、 测试结果:学期末将实验对象次进行测试,得出实验数据
7、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方法:
改变教学方法:
最近,观看了“奔跑吧、兄弟”这一节目,对耐久跑教学思考产生了一些想法。首先,这个节目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因为它每次的游戏规则都不同,有区别才有兴趣。其次,他们玩的游戏不就是跟跑有关系吗,我们就可以改变一下,拿来应用。趋于以上的观点,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做了以下几个方案:
针对耐久跑的每次教学内容都要有所变化。常规教学内容每次都不同,如间歇跑、定时跑、定距跑、追逐跑等内容穿插在以下两种情景教学和“撕名牌”游戏教学中。
情景教学:
图形跑:每次在操场上画好不同几何图型,让学生沿着规定的路线跑进,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跑动路线,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几何图型。
登山跑:利用操场看台的台阶,创设为登山的情景,进行登台阶跑。
校园越野跑方案一:利用校园的道路,设计好跑进路线,让学生练习耐久跑。方案二:利用定向越野的方式,在校园内设定好几个点,让学生跑完每一个点,完成练习。
情景跑:在操场上利用栏架、垫子和标志桶等其他一些教具创设成情景,模拟成森林、草地、障碍、水塘等,让学生在这些创设的情境中跑步,可以大大的减少耐久跑的枯燥感,延后极点的出现。
“撕名牌”游戏:“撕名牌”游戏来源于“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该游戏每次在节目中规则都不同,这个游戏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在玩,既然大家都喜欢这个游戏,笔者就将此游戏进过一定的修改移植到体育课堂上来。具体见表(二):
表二、“撕名牌”游戏设计方案
内 容
方案一 将“名牌”制成红、绿两色,每位学生背后贴上名牌,红绿两人一组在操场的红色跑道区域内,红方追逐绿方,追到并撕掉绿方背后的名牌,游戏结束。
方案二 将“名牌”制成红、绿两队,每位学生背后贴上名牌,红方可以两人一组进行合作,将另外两名指定的绿方队员的名牌撕掉,游戏结束。
方案三 将“名牌”制成红、绿两队,每位学生背后贴上名牌,红方可以任意追逐绿方的队员,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将绿方所有成员的名牌撕掉的话,角色翻转,最后以剩余人数多者为胜。
以上初步介绍三种玩法,还有很多种不同的玩法可以再探讨研究。在这个游戏中,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并玩的不亦乐乎,同时学生也给出了不少建议,充实这个“撕名牌”的游戏,起到了很好的发展学生奔跑能力的作用。
改变教学方法以外,同时也改变教育策略:
首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与终生锻炼的思想。
教会学生进行心脏功能的自我评定。首先要教会学生运用脉搏控制运动强度的相关知识,根据心率:120次/分为小强度,150次/分为中强度,180次/分为大强度。练习中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进行并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把练习过程中的运动量控制在小到中的范围内,完成练习后即刻测定心率,以此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心率控制运动量,通过脉搏和心率的测定,使学生学会了评定心脏功能的方法。
其次,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生理特点及其价值,在耐久跑的练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心率和呼吸加快,此时向他们讲解耐久跑的生理特点及其价值:心率和呼吸加快是因为耐久跑的总需氧量增加而造成的。由于耐久跑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要求很高,所以有人说练耐久跑就练心脏功能,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经常参加耐久跑锻炼的人,他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例如心脏和容量一般人分别是300克左右和765—785毫升,而练耐久跑的人则能达到400—500克和1015—1027毫升。由于练耐久跑的心脏收缩有力,因而心脏每搏输出量能达到100毫升左右,而一般人只有60毫升左右。安静时的心率明显下降,每分钟只有60—45次,而一般人为70—80次,肺活量扩大,肺活量增加,可达到4500—6000毫升,而一般人只有3500—4000毫升。通过具体数字的对比,说明了耐久跑的锻炼好处,生动与具体的讲解会激起学生自觉练耐久跑的兴趣。
最后,让学生掌握中长跑的正确技术和呼吸方法,中长跑的合理技术是跑时做到三轻松:
第一、用力轻松。后蹬不要过猛,顺着惯性自然协调跑。
第二、摆动轻松。即臂的摆动和腿的后摆要轻松。
第三、脚落地轻松。要求全脚掌缓冲落地。
正确的呼吸方法有节奏:2—3步一吸,2—3步一呼。这种深呼吸的方法,可使肺充分的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有利于呼吸肌交替休息,中长跑的正确技术和呼吸方法的教学应在慢跑中进行。
耐久跑练习前,安排一定时间的理论教学,让学生懂得出现“极点”的原因和缓解方法,以克服学生害怕“极点”的心理障碍,出现“极点”时也能正确对待并主动克服,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怎样预防伤风感冒,以及合理休息和营养补偿等。并让学生进行实践。达到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和终身锻炼的目的。
改变学习评价,改变体育考核方法:
课程评价是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教育评价的意义在于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节。
现在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体育考试,体育教师仅仅是为了考学生,得到每个学生的分数那种传统做法,这种考试即不能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又不能正确树立起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如开学初,教师应对学生的中长跑进行能力方面的测试。了解每个学生的起点,经过一学期的锻炼,学期末再进行一次测试,看看通过学习到底有没有进步,这种评价是建立在原有的基础上使学生有充分的发展,得到新的提高,如提高5—10秒评定为合格,提高10—20秒评定为良好,提高20秒以上评定为优秀。耐久跑教学体育成绩考核除考达标外,还必须加强技评和体育能力的考核。耐久跑教学体育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独立进行耐久跑锻炼时负荷强度、跑的距离、重复次数、间歇时间,休息方式等控制能力,以及运用教师所传授的中长跑知识,根据教学,锻炼及生活中身心负荷变化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身心补偿调节措施,如心理调节,积极性休息,合理营养补偿等,恢复和提高体能的能力。能力考核的具体方法,可让学生实际操作和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耐久跑锻炼方法等问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给学生以机会,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相互评价。这种评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更多把握,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期待,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增强学生之间交往机会。
结果分析
结果
实验初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表(三)实验初问卷调查的结果
序号 问 题 结 果
1、 你喜欢耐久跑吗? 喜欢 一般 不喜欢和讨厌
2% 6% 92%
2、 你认为耐久跑是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吗? 是 否
100%
3、 哪些因素影响了你在课堂上练习耐久跑的积极性? 我累、我跑不动 我身体不好、不能跑 老师的方法太枯燥
31% 7% 62%
从表(三)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学生们对耐久跑教学意义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是肯定的,但是学生对于平时课堂教学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最为不满意的。课堂教学的枯燥是的学生对于耐久跑项目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实验前后耐久跑成绩的对比结果与分析
表(四)实验前后耐久跑测试成绩的对比
男生1000米 女生800米
实验前平均成绩 实验后平均成绩 提高幅度 实验前平均成绩 实验后平均成绩 提高幅度
4分22秒 4分06秒 12秒 4分09秒 3分51秒 18秒
从表(四)的结果来看,通过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锻炼,耐久跑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证明我校采用这些方法是确实有效的。
实验后学生对耐久跑态度的转变
表(五)实验后学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序号 问 题 结 果
1、 你喜欢耐久跑吗? 喜欢 一般 不喜欢和讨厌
87% 13% 0%
2、 你在耐久跑考核后的感受? 轻松 一般 吃力
27% 59% 14%
从表(五)的结果来看,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起到明显的效果,学生在逐步的喜欢耐久跑的教学和锻炼。同时也能看出学生不再害怕耐久跑的考核过程,并且较为轻松的完成考核。
三、创新之处:
通过一学期的实验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耐久跑教学中获得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的教与学、教与练,使学生逐渐喜欢上耐久跑练习,也通过这些练习的手段,提高了学生耐久跑的成绩,达到了提高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
四、研究价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练习的有效性。通过一学期的实验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耐久跑教学中获得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的教与学、教与练,使学生逐渐喜欢上耐久跑练习,也通过这些练习的手段,提高了学生耐久跑的成绩,达到了提高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教学的方法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得来的,只要老师的努力,不断创新,任何方法都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五、反思与打算:
通过此次实验,,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充分认识耐久跑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第二、在耐久跑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理论依据,教会学生进行心脏功能的自我评定方法。
第三、教学手段一定要多样性,只有多变的教学手段才能激起学生的学练兴趣,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进步大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