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之窗

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之窗 -> 课题研究 -> 正文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开题报告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07-07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中提出以“双减”为代表的作业管理政策,提出了“全面减轻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双减”政策似乎只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但对高中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22年高考数学学科评价报告中指出:数学试卷加强教考衔接,服务“双减”政策实施,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

经过调研显示,当前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存在作业功能单一、作业目标意识缺乏、作业难度过高、作业呈现类型单一、作业内容要求针对性不强、作业结构不合理。作业缺乏差异性、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内容与教学相脱节等现象,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性,破坏了教育生态。所以,如何创新作业设计与指导的思路,提高作业设计与指导的整体水平,成了一线教师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二、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有效的作业设计为研究对象。什么是有效的设计?众所周知,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作业设计是有效教学中的一部分。从质量与过程两个视角来看:有效的作业设计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基于预定的课程学习目标,为完成师生共同选择的学习任务而开展的学习活动,通过交流与互动达成有价值,有效果,有效率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1)有价值是对有效作业设计作用大小的判断,体现在作业设计对促进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作用。主要从作业设计目标的合理性、作业设计内容适切性和完成过程的合理性来衡量。

(2)有效果是指作业设计对于学生学习和发展产生的实际作用或影响。有效作业设计不仅注重作业设计产生实际的显性效果而且注重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产生的隐性影响。

(3)有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作业设计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学生完成作业

的量,即学生在作业中获得作业效果的量与学习的投入时间的量的比值,作业设计效率可以从学生内在的素质和外在表现两个方面来考察。

三、研究现状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作业设计的研究主要有下面四种观点。(1)杜威主张作业应采取“活动作业”的形式,所设计的作业对形成敏锐的观察习惯和连续推理的习惯具有最大限度的影响力。(2)在17世纪,夸美纽斯认为“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髙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对所教科目应当有适当的反复和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巩固”。(3)1986年,美国教育部的威廉.贝内特认为:“有效的家庭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家庭作业可以在作出判断和比较、提出新的问题、形成责任也和自我修养方面等为学生提供经验。”(4)作业效果与学习时间有密切的关系。T.Aksoy等人认为作业时间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发现数学作业上的时间越长越能提髙数学的学业成绩;R.De Jong等人2000年对荷兰的学校家庭作业进行了研究,发现完成作业的时间和数量与学生成绩之间有弱的负相关关系;Mullis等人认为学生课外学习时间与数学学习成绩之间呈先増后减的曲线趋势;1989年Chen&Stevenson认为作业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是没有关系的。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作业设计研究的状况,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1)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王月芬从课程视域的角度给出了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也提出了重构作业的新思路;施良方等人认为,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设计要有差异性;谈振华对作业内容进行了分类,认为课外作业有阅读作业,实践作业,跨学科作业,可以预习或复习教材,为教师设计作业类型提供依据;(2)作业设计具有提升教学效果的功能,台湾学者陈巧安在谈创造性思维与教学时中认为:“作业是指各种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家中所完成的”,应具有“创造性的学习的或创造性的工作的本质”。(3)作业设计具有典型的育人功能,李学书从新课程理念对作业的功能进行了总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教师"质性"敬业,増加职业幸福感。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作业设计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作业的设计、布置、完成方法等层面的居多,对某门学科的具体的作业设计策略的研究甚少,从有效作业设计的整体结构以及构建典型案例的作业设计的成果还很少。以“高中数学有效作业的设计”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仅有14篇文献,特别是在“双减”政策和“三新”(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的双重背景下如何设计高中数学有效的作业,切实做到学段衔接,做到学考衔接,这是我们课题重点研究的方面。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创新性、针对性,而且通过大家的积极研究和实践会形成适合各类学生的,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同类型的作业设计的案例,形成适合当今学生的不同的作业评价体系以及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我的科研能力。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争取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研究厘清高中数学作业的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作业探寻出适合学情的高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的策略,丰富作业内容,改变作业呈现形式,让每个学生能在作业中进行有效训练,进而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2)通过研究让教师树立设计有效作业的意识,形成作业设计与实施可视化技术路径,对作业设计的流程进行研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内化有效作业设计的思考方法、路径,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3)通过研究作业评价表,对作业进行有效性的评价,发挥作业诊断反馈的教育功能,构建分层设计作业操作模式和课堂作业讲评教学模式,通过作业有效的设计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2、研究的内容

(1)“双减”背景下的情境作业的设计研究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合适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在教师进行了课堂情境教学后,如何让学生更有效的去了解情境,则就需要设计情境作业,让学生课后去琢磨,去思考,激发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

(2)“双减”背景下的线上线下融合作业的设计研究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代表着教育的未来,它将超越单一的线上或线下教学,成为未来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型,在这种形势下,线上线下融合作业的设计就日趋重要。如何进行线上线下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减少被网络迷惑的机会,让学生的线下和线上作业有机融合在一起也是我们这个课题重点要研究的内容。

(3)“双减”背景下的单元作业的设计研究

单元作业是作为学完新课后的复习巩固的作业,有效的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反思整个章节的掌握水平,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下阶段的教学重难点。如何利用单元作业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诊断改进的功能,这也是我们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

(4)“双减”背景下的差异性作业的设计研究

当代教学理论关注活生生的人,关注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进行差异性作业的设计,作业的差异性有两个维度,一是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学生的差异,二是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差异。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通过采集学生与在线学习系统的交互数据,了解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认知能力和掌握水平。从而对不同的作业难度加以筛选归类,设计出分层次差异性的作业,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选择,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探索的兴趣。

(5)“双减”背景下的实践开放性作业的设计研究

学生的作业不应只限于做笔头的纸面作业,还应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作业方式,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高质量的完成实践开放的作业,那也需要我们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已有水平去设计作业,形成实践开放式作业范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研究的重点

作业的类型很多,设计的方式也不同,本课题重点抓住下面两个子课题进行重点的研究。

(1)“双减”背景下的情境作业的设计研究

(2)“双减”背景下的线上线下融合作业的设计研究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的思路

首先同时进行两个调查研究(1)充分调查教师作业设计的现状以及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长,作业内容以及学生的作业效果,分析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2)在五本教材中收集可以5个类型的作业章节;然后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目前的作业设计的情况,选择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研究和推论,初步确定作业设计策略;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反馈评价等方法验证分析这些策略的优势和不足,对相关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最后,汇总、整理、提炼出作业的有效设计策略和范式,以期为推动作业的变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反思的能力。

研究思路为: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策略设计——实践探索——成效分析——修正完善——经验提炼——行成范式——推广辐射。

2.研究的过程

(1)课题申报、论证阶段(2021.9-2022.1)

完成课题的申请报告书,报专家组审查批准后,立项,开始课题论证实施。

(2)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22.1-2022.3)

组织队伍,收集资料信息,确立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布置研究任务, 召开课题开题会。

(3)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22.3-2024.6)

A.按照课题要求,从五个子课题分阶段、全方位进行探索和实践研究,形成各阶段研究成果。  

B.召开课题鉴定和评审会,汇报课题研究结果。

C.召开课题成果发表会,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4)课题结题阶段(2024.6-2024.9)

A.收集、整理子课题结题报告;

B.撰写总课题结题报告;

C.经验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

3.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在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理论联系实践,采取了以数量研究方法为主,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数据研究法

通过学校智学网的收集数据,对研究对象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2)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文献资料寻找科学理论依据,再结合实践分析,使得每一个分析都有理有据。

(3)案例分析法

引导老师在实践中积极开展作业设计研究,形成不同类型的作业设计经典案例。组织组内老师对经典案例进行研讨、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规律,进行理论归纳。

(4)行动研究法

通过学生日常作业数据行为的人工收集记录、再通过智学网对学生答题数据的采集分析,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纵向比较,分析项目推进的成效。

六.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利用“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来提升教学效果

在当今的网络中,来自于学生学习,学生的自身学情,教师教学的分析数据很多,那么如何把这些数据有效的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也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只用拿来主义,而应该根据教师自身的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符合新课改要求,符合新课程标准,使得学生有效学习,也使得老师的教学富有成效。

(2)应用杜威的“从做中学”来实现学生的真正减负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最牢固的知识都是从实践中得到的。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而学生的作业就是实现做的一个基本方法,“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它把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课后作业的实践反思紧密联系起来。那么有效的作业设计会贴合学生的作业需求,对作业充满热情,合理的作业难度也会激起学生去攻克难关的信心。

(3)依据“可复制推广的评价工具”来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质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折射了教师对于学科课程,教学和评价整体把握的水平。越来越多的专家也意识到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作业实施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业设计和实施水平的高低真正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作业设计策略的可视化让教师通过运用一系列的分析反思工具清晰的知道为什么这么设计,怎么设计,不仅看到设计的结果,还能看到设计的过程,最终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老师的作业设计水平。

2、可能的创新之处

(1)形成科学的作业设计范式

(2)形成作业设计的可复制推广的评价工具

(3)形成情境作业,线上线下作业,单元作业,差异性作业,实践开放作业的可参照推广的案例集

七.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双减背景下五种类型的作业设计案例集案例集2024-6
国内外教师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分析报告研究报告2024-6
学生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实效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2024-6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的实施论证论文集2024-6
最终成果(限3项)《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的作业设计研究与实施》成果汇编论文,工具2024-7
《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的作业设计研究与实施》案例集案例集2024-8
《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的作业设计研究与实施》结题报告论文手册2024-9

八.课题立项后所做的工作

从五本教材中进行五种类型的收集整理

类型1:情境作业的有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黄骁健 孙雨)
类型3:差异性作业的有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徐咪咪)
类型4:单元作业的有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郭玉秀)
类型2:线上线下作业的有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赵刚 )
类型5:实践开放作业的有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马玉瑛 )

九.研究保障

1、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

文献收集方面,我们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了跨库搜索,以题名“双减政策”“作业设计”,“有效”搜索其主要文献,目前,课题组正在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类和整理。本次课题研究还得到了苏州市教科院的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应该说这些都为本次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

我校是一所底蕴深厚、学术气息浓郁的百年老校,历来注重教科研工作,研究氛围浓厚,课题组是个善于学习、勤于钻研的优秀教师群体,课题研究具有以下保障:

(1)学校重视: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制定了教科研管理和奖励制度,学校领导班子和教研组长带头开展课题研究。

(2)过程管理: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对课题研究目的、要求、组织分工、监督、评估、奖励等做出明确规定。课题组成员将定期汇总研究情况、进度成果,对照计划完善和调整研究工作。

(3)时间保障:学校充分考虑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如个人学习时间、集体研讨时间、收集整理资料时间等,对课题研究所需时间,学校给予适度的安排和保障。

(4)资源保障:研究中课题组能够获得所需的图书资料、网络资源、设备场所等资源和条件。

(5)经费保障:课题研究经费将专项设立,并努力争取获得学校教科研专项奖的支持。经费的使用及奖励将根据课题研究的成果、影响及实际支出来确定。

【参考文献】

【1】王月芬 新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潘红梅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 《教育纵横 2020-10》

【3】许晓莲 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