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普教重点资助课题
“中小学生命教育地方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顺利结题
我校作为苏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近年来与兄弟学校密切合作,积极探索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新路。由苏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与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合作研究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普教重点资助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地方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历时三年的认真研究,终于迎来了验收成果的一刻。该课题由丁杰院长与袁卫星所长联合主持,我校柯勤校长、曹敏华副校长、陆伟副校长和蔡榕主任作为核心组成员参与了课题的研究,陈晔红老师、花洪英老师和蒋静老师等一批骨干教师参与编写了《新生命教育》实验用书。

2019年11月20日下午,该课题的结题鉴定会在我校正式召开。
该课题研究基于国家战略发展、学生成长和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需求,追求生命教育课程的三级目标,即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围绕着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宗旨,追求每一个个体都能拥有和实现“健康的身体、积极的生活、意义的人生”。课题的研究成果丰硕:研制完成《生命教育课程指导纲要》,公开发表期刊论文11篇、公开发表报刊文章8篇,共同编写出版《生命教育教师手册》,研发中小学全套《新生命教育》实验用书。
课题成果有效地梳理了生命教育的相关理念和内容,对生命教育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有效地指导一线教师开展生命教育,为一线教师理解和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资源支持;全套《新生命教育》实验用书为各地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提供新的更好的选择;促进生命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扩大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指导中小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专家鉴定组认真听取了课题主持人的结题报告,认为课题研究成果质量比较高,从学术论文、指导纲要到实验用书,脉络清晰,层次感强,自成体系,为应试教育“活血化瘀”,是对国家统编教材的有效补充。建议进一步思考生命教育课程建设如何往下走,扩大成果辐射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立德树人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课题主持人丁杰院长表示今后将进一步丰富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加强实践研究,形成物化成果,带着专家鼓励,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