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班主任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教师天地 -> 班主任园地 -> 正文

“拨动”班级学生感恩“情弦”——苏州市第五中学 陈川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09-02-26

一、“感慨”的现象 一转眼大学毕业六年了,和大学里老师相聚时大学里老师差不多每次都感慨的提到“现在的学生和你们那时差距真是大了,现在的学生真是一届不如一届啦”。是啊,我在这六年的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感受也颇深:我班级中有一个同学特别典型,他为特困家庭,国家、学校都给予他很大的帮扶。他本人也是一个头脑很不错的小伙。可是对自己对家长却十分的不负责任,对国家、学校给予他的帮扶一点没有感谢之意。 我发现我们这样普通高中班级中的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强,自由散漫自理能力差,得到长辈的关爱多,主动关心别人少,缺乏自信勇敢而又感情用事,情感冷漠,自我个人中心主义严重,不懂得体谅人,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去管别人的感觉。 家长与孩子存在“距离”与“隔膜”,总觉得父母太古板、太唠叼、太落伍、太不潇洒,与父母的感情现在似乎只维系到金钱上了。有的孩子随便顶撞家长,有时甚至无法沟通等。 我深刻的意识到: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正在被有形无形的代沟所取代,亲情渐渐被淡忘,学生缺乏感恩之心。 同样在我与学生的谈话交流中也发现:当谈话触及他们心坎的时候,学生会出现了沉默与动容,甚至流出泪水。可见我们的学生需要触及心灵的真实的事件或触及心灵的真实的现场来令他们的亲情与感恩开窍,孩子的知恩感恩报恩“情弦”需要触及心灵的真实的事件、现场来“拨动”。 二、寻找“拨动”学生感恩“情弦”的“力量”

面对我们这些已经接受十几年教育而现状又如此的学生们:我们利用“儿生日,娘苦日,母亲们冒着生死的危险生育了我们;名人、伟人(如岳飞、朱德等)榜样;颂扬亲情的好文章《背影》、《回忆我的母亲》、《项脊轩志》、《祭妹文》”说教都还不足以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因为他们把这种说教认作是大人们诱导他们的善意的“谎言”;他们更多的相信同伴的话、相信偶像的话、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相信自己的亲身体验。 所以结合我校的传统和学校的统一策划在我们班级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促使学生亲身体验现场:

 

1、“力量”一 ——亲情作业:让学生主动为长辈泡泡脚,主动做家务,体验父母工作等。有效的将亲情说教转化为身临其境的实践,令学生由被动者转化为主动者,由强制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 从我们班级学生的体会中我们可以看到: 一位女生这样写到“记得,当我把泡脚水端到妈妈的脚边时,妈妈愣住了,她一个劲儿地自言自语:“我不是在做梦吧……”我可以体会妈妈当时那种惊喜交加的心情,于是我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多体谅爸妈!” 一位男生这样写到“这是我第一次给我爸爸泡脚,直到现在我才发现,爸爸的脚是那么的粗糙,当我把爸爸的脚放到热水盆中触摸到爸爸那依然冰凉的脚板时,爸爸高兴地流出了泪水,我也哭了…… 我下定决心,从此我再也不乱花钱了,我再也不惹父母生气了,而且学习要更加刻苦…… ” “在目睹父母们工作的场景,目睹父母为我在辛苦的劳作奔波,这一天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同时感到自己以前是多么的无知、不懂得父母的苦心。”

 

2、“力量”二 ——家访,为学生与家长直接交流创造现场,缩小代沟,增进亲情

我们家访时总会请学生、家长一起平等交流,替学生说出心理话。记得,当我为学生向她母亲说出学生的委屈,学生的母亲诚挚地向孩子说对不起时,孩子压抑不住情感的伐门,舒畅地大哭出来……  学生后来写到“妈妈,我不记得您的生日,但您却永远记得,总会在我生日那天送上一份别致的礼物;我有时会对您的唠叨感到厌烦,但您却连我们的只字片语都记忆深刻;我有时可能还会误解您的大爱,但您却从没有停止过对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妈妈,你能原谅我过去的不是吗?”

 

3、“力量”三 ——带学生走进民工子弟学校,体验真实的民工子弟生活,亲情升华 体验后,在学生的随笔中看到: “黑暗的教室里甚至没有日光灯,在此,七十余名学生齐坐一堂也不足为奇。这样的条件,若不是不是亲眼所见,确实令我难以相信。可是我们,上课不认真听讲,抄袭作业,扪心自问,我们无愧吗?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再次来到这里,或许只有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后,我才真正的成长了。“

 

“以前,只有在电视上见过一些民工的孩子,他们的条件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认真震撼了我的心灵。听着琅琅读书声,看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神,看着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中还有如此强烈的求知欲,这让我忍不住产生了自愧之情。” “如果没有他们的父母,那些高楼大厦,高速公路,高架桥等由谁来建造,在工程师的图纸上不会自己变出来的。“ “课间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居然饮用一个水龙头,而且那是学校的唯一的一个水龙头。那场面让我感叹。我们拿着父母的钱,喝着各种饮料。与那些孩子,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辛福。可是我们整天浪费光阴,实在是可悲;我们只是在物质上帮助他们,他们却在精神上指引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从学生的字里行间看到:因为亲眼看到自己未曾想象到的现实而感到内心强烈的震撼;感受到父母为自己提供的优良的生活学习条件而辛福而感谢父母;因为看到民工子弟学校的真实情况回来后主动的积极的捐出自己的课外书零用钱及衣服等;因为民工子弟自强不息勤奋向上的精神振奋了自己而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的父母为了我们城市的建设作出的贡献而感谢他们的父母。

 

我们的学生在亲身经历了现场时,心灵受到了震撼,感悟到父母的伟大,懂得把父母的恩情记在心中,学生的亲情已有,感恩已始!学生的知恩感恩报恩 “情弦”已经“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