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担任班主任的几年里,曾经多次对学生进行家访。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以一颗宽大的心去包容千差万别的学生,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而家访就是表现关爱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通过家访,可以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情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班主任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家访活动使我受益非浅,对如何进行家访体会很多。我认为要做好家访工作,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着手。一方面是家访前要作好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是家访以后的要对整个过程进行整理归纳。下面我一次家访经历为例,先来说说家访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选取家访对象。我认为在选择家访对象时,要做到抓典型,促后进。我所带班级的陈怡宏和吴琴琴分别代表了两种类型的学生。一种是学习散漫,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另一种是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无论对哪一方进行家访,只要把握好关键就可以使“差生”得到教育,从而在学习上有所提高;也可使好学生得到激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选择好家访对象,是家访工作的重要一步。以下仅仅对吴琴琴同学的家访情况作出详细介绍。
第二,了解被访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对此,可采取两种方法,双管齐下。第一种是间接法,主要是平时多对被访学生进行观察和与其他同学交谈,从侧面了解一些情况。我发现吴琴琴上课听得比较认真也比较专注,目光时常凝视在老师身上和黑板上,上课是全神贯注的,课堂笔记记的也非常好。在自习课的时候,我留意到她的自制力较强,旁边的同学说话、讨论等都很难影响到她。课间,也经常会问问题或找我谈话,探讨学习方法及怎样学好等问题。这些都反映出她的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她也知道现在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所以,她的学习自觉性很高。我还从课后的观察中发现她的性格开朗,很热爱班集体,非常乐意为班集体做事。间接法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和她身边的同学交谈,从中了解情况。我从一些同学的交谈中得知吴琴琴身上的一些缺点,例如,对于其他同学向她请教,抱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不是热心帮助同学而是有一种藏私的心态。第二种方法是直接法。直接与她本人交谈,利用课间与活动课时间和她进行交谈。和她一起讨论学习方法和如何来学好等等问题。还从她口中了解到她还有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姐姐已经毕业参加工作,她和妹妹两人在读高二,父母的负担挺重的。掌握了这些基本情况后,接下来就是整理家访备忘录。
第三,写好家访备忘录。它包括被访学生在校的表现,及各方面的优缺点以及学生的基本家庭情况,还有本校,本班的一些情况。为此我汇合了她各方面的情况和资料,包括各科成绩、名次、与年级第一同学的差距、各科任课教师对她的评价。还将我们了解到的关于她的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和同学间的关系以及她本人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写成一个提纲,最后写上自己对她的一些评语和希望。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家访的成功,大部分归功于准备工作做得具体严密。
做好了这些家访前的准备工作后,接下来就是进行家访了。
家访也有艺术,教师应当尊重家长,尊重学生。以谦虚诚恳的态度对待家长,以博得他们的信赖和支持,不能盛气凌人,伤害家长的自尊心。要实事求是的评价学生,做到不失真,不夸大,注重表扬他们的成绩,也要明确地指出他们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教师在和家长谈话时,尽量让学生本人在场一起谈,多说鼓励性的话。
到了吴琴琴家里后,她的父母都非常热情。我们的交谈气氛非常融洽,照我们的设计思路,家访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和成功。从她父母那里,我们了解到吴琴琴在学习上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她的复习资料从初中到现在都是自己去买的,平时都能自觉看书和做练习。但是不会体谅父母的辛苦,回到家后,不会帮父母做家务。同时她的体质比较差,又喜欢挑食。父母希望她能考上师范大学,因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所以希望上大学的费用不要很多。家访回来后,我把家访的资料整理了出来。
接下来,就是家访后的整理反馈工作。第二天,我找了吴琴琴来谈话。先把家访的一些情况向她做了一些说明。指出她父母对她的期望及她本人的一些缺点。希望她多加努力,克服缺点,改掉一些不良习惯,争取更大成绩。
通过这次家访,吴琴琴有了明显的改变。我通过电话从她父母那里了解到,吴琴琴比以前听话多了,也懂事多了。在帮助同学方面,也会耐心的讲解同学的提问了。
家访,使我和家长的距离近了,使我和学生的距离近了。从家访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