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个机会,使我能荣幸的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班主任工作。实际上我担任班主任的时间也不是很长,短短的五年时间,5年里有得也有失,只能尽我所能把自己5年来的一些感受向大家作一个汇报,浅薄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大家不吝指教,共同进步。
5年来带过成绩最差的班,也带过成绩较好的班级,但它们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班级比较稳定,同学比较团结,班级有股凝聚力。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由此可见集体的重要性,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在这里就如何培养班级的凝聚力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我觉得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始阶段、养成阶段和发展阶段。
第一、起始阶段。每一位
班主任
老师都知道起始阶段的重要性,那么起始阶段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起码需要注意三点:
1、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填写学生情况调查表、新生入学军训、领教材、打扫卫生等尽快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家庭情况,做到胸有成竹。
2、宣读学校的规章制度,明确任何同学在规章制度面前一律平等。尤其是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要特别强调,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做到“有法可依”,避免以后问题出来了,再定规章制度,就会显得很被动,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3、 建设一个得力的班干部队伍。这是起始阶段最重要的一环。一个成功的班集体必然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强弱,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一个班级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班主任要省很多的力气,所以班委的选举切不可随意,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在对待选班委尽可能了解的基础上,结合他的性格与特长,安排合适的职务,还要做好班委一旦选定以后就不会大批变动的准备,就像建房子,框架如果经常松动,房子怎么会牢靠呢?每一次起始年级在选班委上我都要花不少工夫,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成绩、组织能力、性格、座位分布等等情况,所以每学期学生换届投票选举的时候,班委的变动都不会太大,因为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可能有的班委能力上有些欠缺,我也不是马上批评他或者把他换掉,而是给他机会,耐心的给他指引正确的方法,提高他的工作能力。06届毕业生有个叫张鑫的同学,高一刚进校我就从各种途径了解到他工作上有些能力,只是性格上有点腼腆,于是军训时选他做了临时班长,平时工作中不断的鼓励他,结果他在同学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成绩也突飞猛进,班级各项评比都在年级中名列前矛。高二分班时他不在我班级,可是还经常和我联系,跟我谈他的一些想法,高三他的情绪有些波动,他的爸爸还专门打电话给我,带着儿子和我来谈谈想法,请我出建议。这些都说明他很信任我,所以班委有了一点缺陷,还是尽量的去鼓励,教给他方法,而不是粗暴的撤换。频繁的更换班委将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第二、养成阶段,要注意两点:
1、 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积极创设和谐、竞争的氛围。
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一个班级形成较强凝聚力的基础。教室脏、乱、差,上课吵翻天的班级怎么可能有好的凝聚力呢?所以要在在一日常规上常抓不懈,还要注意班级的文化建设。我所带的班级都要把黑板的右边空出一块来,做什么呢?写格言。要求学生按照学号每人每天写一句格言。不但可以提供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培养自信心,提高写作能力,也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努力上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当学生在学习上为一道题目而焦躁不安的时候,只要抬头看看这句话“只有我不想做的事,没有我不能做的事”就有了继续征服难题的耐心;当学生为一次考试的失败而垂头丧气的时候,只要抬头看看“是金子总会发光,是汗水不会白流。”就有了再接再厉的信心,不管学生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都会从教室的格言中寻找到答案。
2、帮助学生树立“我为班荣,班以我荣”的自信心
我带过年级最差的班级,班里的男生、女生大都是分班前各班的中下游学生,著名的“8朵金花”都进了我班。但是任何时候我都不会在班级的全体同学面前、或者公开场合说自己的班级很差,从而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即使某一次考试成绩考的很糟,我也会让他们发现班级存在的进步、找到班级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争取下一次有所进步。我总是尽量的鼓励他们,而不是一味的批评。一味的批评只会使学生丧失信心,破罐破摔,班级也会很散乱。最后这个班在高考中考出了年级里很好的成绩。台湾的一位作家刘墉说过一句话:“肯定总在否定前,否定总在私下讲”,我觉得这句话对我们班主任来讲很有借鉴意义。
第三、发展阶段,要注意三点:
1、学生要有自己的理想,班级要有共同的目标
班级要想有较强的凝聚力,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理想,班级要有既定的目标。学生如果没有理想,只会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班级如果没有目标就像没有了舵手的大船,随风飘摇,到达不了理想的彼岸。每次接班,我都要做一次调查问卷“你的理想是什么,准备如何实现”。但是每一次的调查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好多同学都是没有理想的,好多有理想,可又是不切实际的。于是每一次都再要开展一次“我和我追逐的梦”的主题班会,帮他们来树立理想,鼓舞斗志。班级目标是通过学生自身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班级凝聚力巩固和提高的重要途径。班级不定期开展集体性的小活动,如篮球比赛、排球比赛、智力测验、班会等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使学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使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在的集体是幸福的集体,团结的集体,温暖的集体。并为学生之间架起了桥梁,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另外这些活动也为同学们提供了舞台,提供了赛场,使他们能公平、合理、适度地竞争,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我带的每个起始班级,我都会在开学不久就给他们组织一场篮球比赛,我来做裁判。所以我们班的学生都会以此向同届的学生炫耀,无形当中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上学期刚刚结束的高一篮球联赛,我们班每一场比赛我都会加油助威、都会帮他们指导。在现场我听到一句话让我颇有感受,是其他班级的同学对我班学生讲的,说:哎,你们班主任多负责,每场都来看还指导你们,看我们的班主任呢?他看了看我没有继续讲下去,可是潜台词大家都很清楚。
3、班主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争取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感”, 还应该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渊博的知识,一定的艺术修养,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风,才能使学生尊重你、支持你、使得自己在学生中树立更高的威信。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是很快的,稍不留神可能和学生之间就隔了一道鸿沟。在座的每位老师都有很高的水平,但是我们还是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勇敢的去表现自己。班主任要充分把握住和学生一起活动的机会,努力表现出自己的特长,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树立自己的威信,另一方面也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没有任何十全十美的方法,也没有一定有害的办法。”在班主任进行班级建设时,只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把“爱学生”视作教育管理的前提,那么教育就一定能成功,班级的凝聚力就一定会加强。
5年的班主任工作有得也有失,今年有幸被评为苏州市优秀班主任,首先应当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班主任工作的肯定,其次我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其实很多班主任工作做的都比我出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虚心的向大家请教,取长补短,争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