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时候,我们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事务性的工作来做。最初做班主任,我想:只要我尽力把每项工作按照学校的部署去做好了,对学生负责任,结果应该不会太差吧!但是经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发现了自己的弱点,这样的做法很难让自己成长起来,如果仅仅在自己的工作圈子里去做班主任工作,而不去拓展,永远很难有所成就,虽然话有些绝对,但是至少成长的速度会很慢! 做班主任,不要仅仅为了评职称几年任务。做老师要有点追求,而做老师不当班主任,要实现自己的追求是很难的。班主任工作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一个优秀的学校基层管理者应该从班主任开始成长,一个优秀的校长、局长应该首先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是天下最小的主任,但这个岗位确实是造就优秀教育人才的摇篮! 要成为优秀的班主任,必须要全面学习、全面发展,要做的工作非常多,我参加了苏州高级中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特别论坛(
8月1日
到3日),有幸聆听了四位专家的精彩讲座:王宝详,《班主任》杂志法人代表(原主编),67岁;王立华,山东临沂八中语文教师、班主任,29岁;徐安德,德育特级教师,中央教科所学校教育研究部研究员;隗金枝,北京市房山中学班主任,从教16年。下面根据我学习期间的感受谈谈我自己的想法。 一.把学生当“人”培养
尊重是了解的前提,了解是教育的前提。了解高中学生的特点。进入高中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特点、社会特点是怎么发展,我们要明确,要明确教育学生的两个心理场:学校和家庭。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比较认同采用家访的手段,虽然是辛苦一些,但是几次平凡简单的家访,能够为我们后续的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从工作至今,这个工具从来没有间断过,我可以告诉大家,家访对我们的工作真的很有效!(我的家访有很多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 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以爱做手段。班主任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爱生如人;把学生当人看,学生就他自己,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成长过程,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独特生命个体。要爱生如生;把学生当学生看,学生是未成年人,不要埋怨学生的无知,更不要抱怨学生的犯错,给学生机会,同时也是给自己机会,正确理解“犯错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要爱生如友;把学生当朋友看,不要规训学生,更不要去命令,教育就是合作,作为合作伙伴的班主任要让学生学会合作。要爱生如己;把学生当作自己看,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些问题,进行换位思考,尊重学生成长中的个人意愿与主观能动性,教育就是生成,要教会他们学会选择,学会做事。 小胜在智,大胜在德。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明确德育的作用。培养学生,重在抓什么?应该是人格、道德。抓学生,突破口在哪儿?应该是学生的素养与个人的追求。班主任的工作过程是非常丰富的,无论什么样的活动设计,要把学生摆在正确的“人”的位置上来开展一切工作。请大家关注这样一个现象:每年的高中招生期间,我会看到来学校报到的高一新生对我们的学校是多么的向往,从他们的眼神中能够看到某种期待与兴奋,他们的愿望是多么的美好,他们也许会想象着到这里来读书是多么的幸福啊!但是同时再对照我们即将毕业的某些高三学生,从他们傲慢的神态中我们看到了什么?从他们粗俗的言语中我们听到了什么?从他们没有规矩的行动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他们的那种不屑、抵触甚至是仇视给我们传递了什么信息?我们想过没有,问题在哪里呢? 二.把工作当事业做
班主任工作的辛苦程度是无法度量的,也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如果做一个班主任始终处于一种埋怨的状态之中,那你就永远体会不到班主任的幸福感,而你所拥有的只是职业倦怠! 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也许觉得有些自欺欺人的感觉,但是事实上对进入这一行业的同事来说,这样的阿Q精神是有作用的!因为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对事业的起步、发展、目标、过程做详细地规划,而在做这项事业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需要的知识太多了,就需要去学习了。因为我们培养教育的是以后走上社会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产品。他们会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他们发生变化的根源在哪里?作为现任的班主任老师,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既然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那么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够出现问题。小到任何一个细节,都应该考虑它的前因后果,安排合理的处理方式。教育学生的过程会有很多的问题,遇到问题我们怎么办?我们的做法应该是“把问题当课题做”,虽然学生很多的问题我们觉得很无助,但是问题再大,障碍再多,我们不能够感觉到束手无策,要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 既然当作事业做,那就要有完全的规划。对于班主任工作,我曾经有过想法:就是把高中三年的每个星期的班级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划,形成一个德育工作体系,然后再根据学校的具体的工作进行适当的填补,计划做好了,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改进,但是总体上不要做太大的变动。(我曾经在2003年做过一个详细的班级德育工作计划,字数达到3万5千多字,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以贯彻执行,至今觉得非常遗憾!) 当把班主任工作当一项事业来做时,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问题让我们难以解决,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理论知识太匮乏!怎么办呢?专业学习!当我们的专业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的时候,在解决每个问题时,就会“寻求每件事情的理论根源”,有理论的指导了,问题自然就好解决了。 如何专业学习?要有班主任专业化的意识。虽然这个词目前还有争议,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的行动。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而且非常庞杂,也许正规的资料、街头小巷的广告、三教九流的东西也许都需要我们知道一些,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学生”,他们得来信息的途径实在是太多了。这也就促使我们不断地学习。(王立华的几个案例) 1.教师布置一定要精彩、合理,体现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导向; 2.关于学生带手机的问题,是一种生活方式; 3.关于学生两次参观图片展的案例处理,引导学生向善、追求趣味性的东西; 4.和学生抢橘子的故事,是教育机智的的精彩体现; 5在教室里设倒计时牌的案例,不是设计到计时牌,而是说到这个班多少天了,心理转变; 6.转化一名网络成瘾的学生案例,设计整个过程,一点都不缺少专业知识。 专业学习,还需要一些阅读学习材料,建议大家多上网,多读书,多写点有用的东西。 三.把自己当专家培养
通常青年教师(班主任)发展阶段有以下几个阶段:教育实习阶段(寻找知识、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点)→积累经验阶段(具备初步经验、中等水平经验、比较丰富的经验、丰富经验的发展过程,逐步参与教育科研)→科研阶段(有科研意识,具备科研能力,有科研课题,科研成果)→专家阶段(有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教育论著)。 反观这样的发展过程,似乎觉得要到专家阶段很遥远,但我们要明白,到专家阶段需要前面阶段的积累,我们把自己当作专家来培养,最起码方向对了,而前面的每个阶段都需要积累、思考、成型的过程,每一部分都是专家的一部分。因此,首先要有这样的目标,我们在实际行动中就有了动力。 怎样让自己向专家阶段发展呢?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育思想的建构中打造
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积累素材,在教育理论书籍中寻求根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教育理念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2.在教育原则的确定与坚持中打造
在教育实践中为自己的教育确定原则,原则坚持几年,用不了多久,就有理论性东西的沉淀。工作中的某些原则轻易不要更改,忽左忽右的管理往往容易使得一个班级成为一盘散沙,就更谈不上理论性东西的沉淀了。 3.在教育内容的开发中打造
在开发过程中,要规范发展、张扬个性、凸现特色。可以将某一内容的工作进行拆分,按年、学期、月、周、日进行分割,再按三年的整体框架进行建构,当然这个过程对于我们在班级的变动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也可以从短阶段进行设计来做。 4.在教育策略的选取中打造
根据自己面对的学生,设计前期、中期、后期的教育策略,选取方式可以参照已有的进行整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创造。 5.在良好的工作习惯养成与坚持中打造
六个习惯我们可以参照:自我规划、经典阅读、专业日记、本位研究、对话碰撞、勤于思考。 我们的班主任工作肯定少不了困惑、苦恼、甚至彷徨;我们的工作不会缺乏问题和挑战;我们的行为少不了争论、甚至反对,但是我们要坚持走下去,每一句话都是我们的心声,每一个行动都是我们的创新,每一种结果都是我们心血的积累! 祝愿我们大家人人有成就,个个成才俊!
建议大家了解优秀班主任:
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40位优秀班主任的案例张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