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班主任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教师天地 -> 班主任园地 -> 正文

班主任是一种修行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16

班主任是一种修行
施 音

上午刘教授的讲座让我对很多问题开始新的思考。

我们对学生管理严格执行校规校纪,其实更多的是屈从于权威和风俗,而绝少去论证它实际的法律意义

我们拿自己内心的标准答案去评判学生的行为,对与错,却忘了有些问题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当我们对学生更多的是训导,期望他温顺的倾听,并乖巧的点头,放弃自己的想法,却没有意识到这正是师生关系不平等的表现。

当我们对学生过失行为,光火,站在道德高度严厉斥责时,却不曾冷静下来想想,这或许只是学生坏心情的宣泄,而我们却过分的把他定义为道德的失当。

我们精心准备的每一次谈话,班会课,其中有多少能够真正为学生所同化;而我们毫无知觉的一个动作一句言语又怎样无意间成了德育的片段。

我们到底想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是满足自己和学校,满足学生自身发展,满足学生家庭期望,还是满足社会需求,这些满足或许终将统一,但在有些过程中却充满矛盾。

初做班主任的头两年,很辛苦,总觉得自己说不过学生。我曾诚恳的和某位老教师讲:我觉得我自己不适合做班主任。因为我教导他们生活作息有规律,自己却常常熬夜;教导他们遵守社会秩序,自己却会在夜晚无人的十字路口闯红灯;教导他们尊重他人,自己对推销商铺的电话那头,态度恶劣;教导他们拾金不昧,自己捡到皮夹子却热切盼望失主不要来……我怎么能要求我的学生们这样或那样的行为都要光鲜漂亮,有些话说着自己都没有底气,生怕学生还嘴你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说我。老教师很简单的回答我:拿你就把你的坏习惯改掉,然后拿自己的事例去教育学生嘛。这对我有醍醐灌顶的效用,我想起了我在读南师大时,学校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当年李叔同在做音乐老师时就是这样的。每天上课前早早的端坐在教室里等学生。学生一看到老师正襟危坐,自己也自觉地端坐在座位上,安安静静等待上课。于是每逢李叔同的音乐课就会形成教室内外两重天,教室外学生嘻嘻哈哈,一入教室即严肃认真。李叔同是以身为教。

所以我也试着这么做。我希望学生保持教室内整洁,自己的办公室就常常打扫,有些学生便会学我,每天把自己书桌上的物品摆放好了,再回家。我希望学生上学不要迟到,我每天进班级,教室里只有小猫三两只,随后进入教室的每个学生都会交完作业,自己开始早读。我希望学生有礼貌,见到老师热情问好,于是我看到他们总是先打招呼,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抢在我之前说老师好,并且对其他老师也这样。我感觉班主任工作慢慢顺畅起来。

后来当然还有很多挑战,我都发现只要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我都会教育的比较顺畅。

很多问题,我都是做了老师做了班主任过后才想明白的,教育学生的过程更是自我完善的过程。有句英文歌词”no matter  what they teach youwhat you believe is true“(不管别人教了你什么,你相信的才是真的)。德育的内容要深入学生的内心,得到学生认同,首先它必须也是教师自身行为的准则,言传不如身教。

班主任是一种自我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