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友好往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对外交流 -> 友好往来 -> 正文

我校英语教师马力英国培训汇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1-09-19

英国培训归来的收获

马力 苏州市第五中学 2011-8

 

关键词: 英国教育 中国教育 能力培养 活动体验 评价 学习策略 

简介: 笔者于20116-7月在英国阿塞克斯郡培训一个月,讲英国教育的理念做一总结,结合中国英语教育的实际,谈谈可以借鉴的方法。以学习策略和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为原则,探讨了英语教学的方法。

 

英国教育

一)英国教育视对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在英国了解了“设计与技术课”。 学生的学习是围绕一个个的项目进行的,比如制造一个接触报警玩具,先 教授相关的物理知识 ,然后组织学生自己搜索网络学习探究,其中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给灵感。最后自己设计一个造型,使用机器去制造一个作品。

他们的目标是利用知识完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 探究能力 、搜索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等等能力。

请看设计与技术课的作品(7年级学生12岁)

戏剧课:学生欣赏戏剧,自己创作,合作表演

外语课和地理课:学生出国旅游(完成旅游手册),制作画报,编剧等等 极力把外语课变成一门实用的课程。

英语课:欣赏和体会,完成论文。

参照他们的教育实践 对照其课程标准,大家看看他们有无认真的按照国家要求来教学:

“《GCSE国家标准》重点考核学生以下能力:

研究能力、集体工作能力、影响感染他人的能力、观察事物变化并作准确记录的能力、操作仪表和机械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划和设计能力。”--

  当然这些课程都是在英国的考试系统保证的:

“在英国GCSE考试是基础而重要的考试, 经过两年GCSE学习后,学生方可进入A LEVEL阶段的学习。学生GCSE的成绩将被作为A LEVEL甚至大学录取的参考。

GCSE  一方面为大学选拔优秀学生服务。一方面为那些未升入大学的学生提供就业等方面的参考,学生为了就业需要已无需参加别的考试,因为在英国GCSE考试制度已成为一种公众所认识和信任的权威性考试。----百度百科

考试以多种形式进行,如实验报告、录音磁带、论文、作文、调查报告、评论、小测验等,其目的是要弥补笔试的缺陷,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百度百科

 

所以 我们也要结合中国的考试标准和考试(高考)要求 ,促进教学改革

《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中提到五个改变,第一个改变就是:

()在课程目标方面,要改变过于注重语言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在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而我们的高考也是灵活的。高考不是默写单词和默写语法规则,而是考察语言运用能力:单选考语境下语法运用能力,词汇区别能力。完形填空考察在语境下推测和近义词的比较,作文更加是语法、词法、句法综合能力的考察。

对此我们要从知识灌输 转化为能力训练。

 

二)英国教育注重使用活动 特别是合作活动来训练学生能力。

  在训练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重视使用活动、合作互助的方式,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自主体验。

比如笔者听课

音乐课:学生欣赏,互相合作,作曲(用电脑软件,我听课发现低年级是做一小段曲子,表达一个主题,高年级可以创作基本完整的曲子),学生分组合用电脑,而后互相参照。

甚至有的是2人合作作曲演奏。

还有地理课的GCSE  考试要考论文 其中一个备考内容是艾滋病方面的,于是地理老师要求学生分组,研究世界各国对艾滋病的防治问题,然后四人分工合作,一起形成研究报告,然后一起合作汇报,笔者有幸听了他们的汇报课,发现这样的活动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特别是合作分解了复杂难题,降低了难度,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GCSE国家标准》重点考核学生以下能力:

研究能力、集体工作能力、影响感染他人的能力、观察事物变化并作准确记录的能力、操作仪表和机械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划和设计能力。

考试以多种形式进行,如实验报告、录音磁带、论文、作文、调查报告、评论、小测验等,其目的是要弥补笔试的缺陷,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而中国的教育需要体验的活动和合作的活动吗?

《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在课程实施方面,要改变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和机械性训练的倾向,

强调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总结看来 就是要学生

在活动中   体验

在合作中   活动

这样有好处吗?

1学生进行活动,其实就是去体验,体验给了学生一个自己整理知识、体会和感悟的机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说的是学习者自我体悟的重要。

2合作活动有好处吗?中国的老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一定对改进我们的学习有好处的。

 

江苏学生英语高考最薄弱的项目就是作文,作文作为体现语言输出综合能力的题型,难度不低,是否能借鉴外国的合作活动呢?(作曲,做项目其实就是一种输出性的学习)

 

三)英国教育注重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

我们一般的考试是给个分数,这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这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吗?没有。英国专家强调要给学生具体的建议。

而中国的《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强学习策略指导,着眼学习能力培养。

 

对使用组织活动和练习的方式教学的顾虑

在使用活动练习的过程中 有时候会有顾虑

1) 速度变慢了。

我们教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是为了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记忆和理解不是目的,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能力才是目的,高考也是以检测学生的运用能力的原则命题的。

所以讲解只是认知的第一到二层次,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组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体验和感悟,提高能力。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花时间去活动是认知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高考考查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  老师没事干了

葛文山校长说的好:课后不要只考虑教师完成了多少教学任务,最主要是要看这节课抓住了学生多少注意力

老师教是为了学生学。教学 本身就是教和学的统一体。

给学生空间去体验、去自主学习,学习的才透彻和可持续发展。给学生空间活动了,学生才会更积极的思考,互相参悟,老师也能走下讲台,就近答疑-。解惑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新知识,学的更加自信。

3)学生在聊天了 ,一堆学生没事情干了

        笔者感到这可能是活动内容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要求较高,学生没有前期能力铺垫。

  活动如何具体要求和有阶梯性,有操作性,有语境趣味性,有展示给以成就感,学生自然会有有能力的站出来领导和组织合作。

4)考试不考这些啊

这些活动和练习都是 形成性的练习,而高考是综合性考试,终结性的评价。为了达到最后的综合性能力,学习者需要阶梯性的形成性的练习,一步步的走向高峰。

因此,笔者感到,考试不能全是综合性的难题,要形成性的评价和综合性的评价相结合,形成性的练 习需要 老师根据所教授的内容出题

 

 组织活动和训练学生的英语能力 的原则

一) 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学好,所以笔者根据认知过程、学习策略来探讨组织活动的原则。

《学习策略的层次分类》:--百度

认知策略 包括

(一)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二)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三)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四)模式再认策略

模式再认知识涉及对刺激的模式进行再认和分类的能力。(笔者理解就是透彻理解新知识,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正确使用学习的知识的能力)

(五)动作系列学习策略

笔者归纳为:一学习的次序步骤,二 知识能力的阶梯性铺垫

 

这些学习策略笔者简化如下

1学习的步骤诀窍(动作系列学习策略)

2 认知的过程:复述  建构 和运用

复述: 可以使用记忆法,归纳要点,方便记忆和分析

建构: 新旧知识联系,比较相同点(容易理解和记忆) 比较不同点(透彻理解,不会混淆和出错) 。然后将新知识归入自己原来的认知结构中去

运用: 在不断的运用中,在再认知新的知识,能够在贴切的条件下使用

其实这和英语教学中常提到的 present呈现—practice练习—produce使用 有相似之处。

 

二)练习的三层次原则

认知分三层次 :复述 建构 和运用。那么练习和考试可以分层次

 

 

 英语3层次练习 :

                        机械呈现(复述)

                        灵活变化(建构)

                         运用输出(运用)

 

三)如何实际使用 三层次练习来组织学生活动?

英语教学的知识点应该是 词汇,语法句法,

英语考试主要题型应该是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任务型阅读

如何用 活动来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层层递进,最后达到高考的考察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大家共同的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