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冲着李泽厚的名气去的。可是拿到书的时候是觉得有些气馁的:好厚的一本且没有古文功底的一定觉得艰涩难懂。所以第一次读,基本就是走马观花,粗粗略了下。这次暑假时间充裕,就拿起这本又细细的读了起来,比较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些想法记录下来:
首先是“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回答了什么是“仁”。《今读》一书中也多次强调“仁”。作者认为最重要,最常见和最难译的是“仁”、“仁者”、“有仁心(或仁德)的人”等。最常见的解释“仁”的特征是爱,朱熹把“仁”说成是“爱之理,心之德”,《今说》中“仁”是心理情感的本体,那么我们今天看,“仁”是以爱人之心培养自己的品格和修养,当然我认为爱人和包容并不是容忍犯罪,不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而是本着平等和有爱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想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吧。
在教学中,我觉得这种“仁”的辨证就突出的表现在对学生的批评与表扬上。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或多或少的会犯一些错误,或者行为习惯上,或者在学习成绩上。那么老师如何作好表扬和批评,我想这就是一门艺术了。心理学家赫洛克曾用试验证明了表扬和批评对学习和工作最能发生鼓舞作用。在这个角度上,“仁”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首先,以仁爱之心去包容学生犯过的过错。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人非圣贤,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小孩子,对待学生犯错不能无休止的去放大和刺激学生,容易造成负面情绪,破罐子破摔,甚至于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表扬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催化剂。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表扬可以让一个学生感念一生。当然,包容并不是说无限度的放任。比如说,一个学生语文成绩很好,化学成绩很差,以前常用的办法就是找学生谈话,我一味的批评他,叫他努力学习化学。其实这样谈话的效果很一般。现在有这样的现象,我会说:某某同学,这篇作文是你写的么?哇你写的真美,哎,要是你的化学也这么好就好了!这样一句轻轻的话,对这位学生却产生的很大的效果。因为我既表扬了他,又点出了他的不足,很好的激励了他。
其次是“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想在教学中当然也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愉悦。有了兴趣才能更好的学习。实践基本已经证明:把研究性学习溶入高中历史课教学中对于达成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本人基于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认识:
①创设问题情景是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前提
问题情景是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和保证,没有问题情景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并且,教师不是给学生呈示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在复杂的问题情景中进行探索,去研究和发现隐藏在问题中的规律,获取知识。
②营造探究氛围是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的重要条件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里,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开展自我思考、自由探究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求异,特别是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和体验,逐渐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个性品质和独立研究能力。倡导合作学习是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的有效手段合作学习、相互讨论,能有效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激发高度的求异思维,养成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作及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学会讨论中的倾听和表达、竞争和协作、分享和反思。
③转变教师角色是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真正关键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转变.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与组织者,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同时,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确立研究课题,还要指导学生有效地收集相关信息、分类处理信息和提炼观点,把握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及时发现并指导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④完善评价体系是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可靠保证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笔试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要更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交往合作的情况,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让学生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长久性,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
《论语》博大精深,《今说论语》阐释细致,这些只是本人的一些浅识,望方家批评指正。
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