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教学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展示 -> 正文

向新而行,赋能课堂 ——苏州市第五中学校130周年校庆教学活动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12-09

向新而行,赋能课堂

——苏州市第五中学校130周年校庆教学活动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初冬,暖阳,天色温润。相约,课堂,热情洋溢。

值此130校庆之际,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实“双减”政策,学校积极通过推进教学方式转变,赋能高效课堂,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我校联合江苏省苏州中学校、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苏州市第三中学校、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等名校,举办以“向新而行,赋能课堂”为主题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一、课堂之“新”:参与、整合、延伸

  承担观摩课展示任务的各位老师,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准,以“情境教学”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途径,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平台,注重学生的有效参与,呈现精彩课堂,向广度、深度和社会生活延伸。

二、研讨之“新”:探究、对话、反思

课堂观摩后,各教研组与专家开展线上教研,认真盘点,聚焦重点,挖掘亮点。专家们从“让课堂活起来”“课堂与生活相融”“议题式教学”“把握三新内涵,探索教学新途径”等方面给予了指导,老师们也就课堂与日常教学的困惑同专家在线上交流想法。

三、理念之“新”:视野、引领、未来

关注学生需求,结合地方特色。学校特邀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朱栋霖教授做了《诗词里的苏州》讲座。



学生感言:

冷风冬雨的今天,博学多识、满腹经纶的朱栋霖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诗词里的苏州》的讲座。独到的古诗素材、生动的演讲,使我感受到了苏州这座古色古香的城市的独特魅力,也让我更加喜爱这座城市。苏州的诗情画意、小桥流水人家、平时不起眼的小镇也变得鲜活起来,仿佛在倾诉着独属于它的故事。文人墨客一笔又一笔勾勒出的苏州,是瑰宝。讲座时间不长,收获颇丰,今后行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会多一份触动内心的别样感受。

高一9班  尹思雨


   《江南可采莲》 、《吴趋行》 、《秋风歌》等诗词,描绘了江南苏州的美好风光。朱教授由一首首诗延伸到苏州悠久的的历史和文化,让今天的我们得知眼中的苏州有着多么巨大的变化。古老的阊门,那曾经有着清明上河图般的繁华;“九宜”的虎丘坐傲吴中第一名胜;寒山寺的钟声又唤起多少游子的思念……这些都成为了苏州的文化标记,源远流长。无论是唐寅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还是“呼船载酒竞游春,蛤蜊上已争尝新”,无不体现出苏州当时的繁华之景。这些诗词使热闹丰富的市侩生活顿时浮现在读者眼前。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文徵明的《春游》,他给我们描绘了一副生趣盎然的春游图,“绮疏小队车中女,蹀躞高歌马上郎”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生命的欢愉。他的《玉磐山房》尤是精彩,“春风薙草通幽静,夜雨编篱护药栏”,放飞自我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通过这次讲座,我明白了若要深入了解诗词必须先知晓其背景,就象中国的古诗词,是画,是情,也是心;有字,有史,更有节。是自然之美,更是人文之美。

                                                     高一5班  吉捷宁


高新区教研室金鹏主任结合两位开课老师的课堂给老师们做了《新高考背景下微专题的教学实践》的专题讲座。他提出“整体教 深度学”的观点,重点阐述了新高考背景下的新课标、新评价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了老师们在复习备考中要研究课堂,研究学生;要针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讲建模,讲归因,进行模式教学;要将散乱知识系统化,重点知识纵深化,同类问题规律化,已会问题规范化,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专家深入浅出的讲座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们用心领悟,相信在“三新”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将会更加熠熠生辉。

从往昔,一路兼程;到今天,一路荣光;致未来,弦歌不辍。相信我校教师会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在反思中不断前行,在未来教育教学发展的道路上一路高歌。130年沧桑砥砺,130年栉风沐雨,累累硕果是五中人努力奋斗的见证,春华秋实是五中人携手并进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