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课程实施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课程实施 -> 正文

奇幻派对:当经典物理遇见现代创想—苏州市第五中学校物理趣味实验课精彩回顾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08

当物理实验遇上奇思妙想,课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2日下午,苏州市第五中学的物理实验室里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索之旅。在沈新、周霞、邱丛辉、路仪轩四位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三个趣味实验,亲身感受经典物理与现代创意的奇妙融合。让我们通过镜头,一起重温这场知识与欢乐并存的科学派对!

[天女绽天花]

随着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的启动,金属箔片如蝴蝶纷飞,小纸片从掌心跃起,体验同学的头发更是瞬间“炸”成海胆造型。沈新老师现场揭秘:“这是静电排斥作用的直观展现!”同学们在惊呼中轮流体验,有人调侃“发型秒变海胆”,而更多人在惊叹中记住了静电的奇妙。


[指尖陀螺DIY 2.0]

当物理遇上手工,课堂秒变“创客工坊”。同学们利用铜线、磁铁和电池,亲手制作简易电动机。沈新老师鼓励大家调整线圈匝数或磁铁位置,观察转速变化。“动了动了!”成功让“陀螺”转起来的同学兴奋不已,失败的小组则围在一起排查“电路故障”。通过动手实践,抽象的电磁学原理变得触手可及.


[侠客“吃软不吃硬”非牛顿流体]

一盆淀粉糊竟能“刀枪不入”?同学们用力捶打非牛顿流体时,它坚硬如石板;轻轻触碰时,却又柔软似奶油。这种“遇强则强”的特性引发阵阵讨论:“原来武侠小说里的‘内力’真有科学依据!”沈新老师笑着总结:“这就是剪切增稠流体的魅力——它教会我们,解决问题有时需要‘以柔克刚’。


下课铃响,不少同学仍围着实验台意犹未尽。有同学说:“原来物理公式背后的现象这么酷!”“原来物理定律就藏在生活细节里!”沈新老师在总结中寄语同学:“希望这堂课让你们记住的不仅是实验现象,更是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这场实验课的火花,或许已点燃某些同学心中的科学火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还剩下的东西。”而这些亲手触碰科学的奇妙体验,必将成为他们记忆中最闪亮的宝藏。

供稿:教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