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课程实施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课程实施 -> 正文

苏州市第五中学校冷泉港生物探究实验课程实施方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05-31

苏州市第五中学校冷泉港生物探究实验课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其珍爱生命、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服务社会的能力,扎实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就我校开展生物探究实验课程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生物实验探究课程实施主要意义

生物探究实验课程拟通过对生物教师和学生的实验培训,在实验室展开多种多样的生命科学实验,提高老师和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巩固、深化生物知识,从而形成真实的、科学的理性认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为高中生活增加独特的乐趣,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向周围的人科普生物知识,帮助更多的孩子了解生命,用科学的态度去解释社会现象

1.符合国家战略背景。生物产业是 21世纪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但行业内人才短缺仍旧成为制约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向前发展以及国际化的一个真正瓶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培养生物领域各类人才。

2.基于区域发展需求。在全球制造业发生重大变革之际,苏州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构建生物医药产业高地,2020年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明确提出“优化四大先导产业布局,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定向攻关、重点突破,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地标。”的目标。

3.满足呵护健康需要。今年年初开始肆虐全球的2019-nCOV病毒严重威胁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给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带来不小的影响,这更让我们清楚的看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4.体现课程改革思想。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更强调“教学过程重实践”这需要我们创新学生培养方式,拓展学习课堂。

5.促进学校特色升级。学校多年来坚持以生为本,本着“让学生在最美的校园遇见最美的自己”的初心,积极开展科技教育,通过科技课程(3D打印、无人机、机器鼠、机器人编程等)、科技竞赛(承办一年一度的“苏州市中小学生科技吉尼斯挑战赛”)等形式,开展科技探究活动,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校的各项科技活动中得以培养。今年来,学校整合内部优势项目,并从科技热点、学业发展、学生成长等方面,积极探索新的学生科技探索途径,冷泉港DNA学习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生物实验探究课程实施基本目标

1.深化教学改革,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生物探究实验课程主要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需要通过讨论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展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激发学生学科学习兴趣,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创新学习方式,拓展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成长

生物探究实验课程的目标设定,发现、体验、探索、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创新性地评价方式,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此同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3.创新培训范式,提升课程研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使课程顺利实施,我们探索新型培训模式,将全体教师的通识培训和骨干教师的团体辅导式相结合,通过开拓教师培训的新形式,增强教师培训的实践性、操作性、有效性,让老师们在学习、实践、研讨、反思、提升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加深对生物学科教学的理解,增强教育教学的技能和能力。同时,作为一门新的课程,需要教师进行课程纲要的编写、教材的研发、课程的管理,这些工作会促进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开发能力的提高。

4.带动整体课改,构建特色课程,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一直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办学追求,明确提出了“激励学生成长为最好自己”的办学目标,生物探究实验课程的设置,将成为学校打造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有效平台,成为学校办学鲜明特色的“名片”。同时,学校围绕“课程和教学”这一中心工作,依托“苏州市普通高中科技教育学科研究中心”力量,引进和开发有针对性的校本课程,又将带动学校课程建设的深化和整体构建,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和提升。

三、生物实验探究课程实施措施:

1.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

围绕生物探索实验课程的重点,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探究解决、分析讨论、再探究,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人格形成、个性发展及核心素养的养成,进而构建生物探索实验课程的的学科模型。

2.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

一方面,建设学校生物探索实验课程网站,把它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另一方面,与学校已有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社团和微课题研究想结合,围绕“发展-探索-思考-再探索”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考察、验证、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能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3.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

学校已和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开展合作,定期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学生体验教学活动;面向全体理科教师开展新课程标准研读专业培训、实验技能培训,为我校教师普及探索实验知识、探索实验教学方法、技能等。此外,我校还积极开拓校外基地,加入苏州市人工智能学会和青少年智能教育专委会,借助社会和高校资源,开发人工智能课程,为学生成为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时代精英打下基础。

4.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

学校将聘请省市乃至全国知名的专家团队担任课程的指导,对全体生物教师,并逐步扩大到全校教师进行培训,成立由校长领衔、教学处具体负责的课程指导中心,扎实教研组建设,开展校内外结合生命教育教科研,激发教师的能动性,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促进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的成长。

5.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

充分发挥生物探究实验课程在实践、体验方面的特点、优势,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个性发展。而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实践富有思维性和创新性。课程评价重过程、重表现,强调学生参与度、合作度和综合技能的发展,学生自我成长、个性发展的有效性、持续性等为主要标准的评价依据。

四、生物实验探究课程实施步骤:

2019年1月—2019年8月,调研和论证生物探究实验研究和实践,确定生物探究实验课程项目,制定课程建设计划和课程纲要,与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教师培训。

2019年9月—2020年12月,完善教育课程框架和组织建设,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生物探究实验课程,探索课程的管理模式和信息选课平台。结合学校整体改造,完成生物实验室设计。

2021年1月—2021年8月,对生物探究实验课程的标准、教材、教学和管理进行完善,对评价制度进行整理,开展调查问卷,对课程的实施提取广大师生的建议,对教师进行第二论轮培训。完成实验室改造升级。

2021年9月—2021年12月,继续推进相关建设内容,实现预想目标,整合教育资源开设生物探究实验课程的专门网站,组织相关教育论坛和现场会,展示初步的经验。

2022年1月—2022年12月以后,总结和推进生物探究实验课程的品牌建设,争取在市、省内外产生影响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定的知名度。

五、生物实验探究课程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学校是“苏州市普通高中科技教育学科研究中心”,并成立了由校长领衔、教学处、生物教研组具体负责的课程实施小组。

2.资金保障。学校规范使用教育局下拨的校外专家聘请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培训、课程搭建、学科教研组建设。学校筹划相当数量资金,用于资源开发、实验室改造、实验设备添设、文化氛围的创设、购置相关书籍。

3.上级支持。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生物探究实验课程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

4.实施保障。学校生物组结构合理,年富力强,教研组定期开展活动,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商讨实施步骤,并积极实践,分析讨论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5.社会保障。学校加盟了苏州人工智能协会,并已和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开展了交流合作,努力为我校师生提供了更高端的试验基地,定制特色基因科学实验课程,为热爱生命科学的学生开拓了学习的新途径。学校校友著名生物学家张新时等给予学校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愿意对课程进行指导和授课。

6.场地保障。我校是即将进行校园整体改造,实验室将进行提档升级,这必将为我校生物探究实验课程开展提供有力的场地支持。



苏州市第五中学校

2020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