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健同志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
(2009年9月28日)
同志们: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参加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到2010年1月寒假前基本完成。今天,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视频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教育部要求,对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去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省各级教育行政机关、高等学校先后开展了第一批、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巩固和拓展整个教育战线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教育部意见精神,扎实推进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我省现有中等职业学校553所,在校生147万人;普通中小学8292 所,在校生839万人;幼儿园4241 所,在园幼儿178万人。在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生占全省人口总数近16 %。上述几类学校合计教职员工70多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几乎涉及到每个家庭,认真组织、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意义重大。
第一,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提升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是面向未成年人的教育,这一阶段是人从儿童到少年、走向青年最重要的成长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推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把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对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无可比拟的人力资源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要求,克服现有教育的应试倾向和弊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素质教育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我省教育工作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思想观念、教育理念的更新完善,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践行。在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和教职员工,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转变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因材施教;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水平、待遇和社会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思想认识上对素质教育有全新的理解和接纳,在业务水平上全面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本领,在师德师风上为人师表激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真正履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职责,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第三,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江苏各级各类教育多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提升全省国民素质和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我省人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2.5年,人口素质结构不断优化。基础教育率先基本普及了15年教育,不仅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也达到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近几年,基础教育的公平程度也显著提高,基本解决了弱势群体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连续五年招生突破50万人,在校生近150万人,保持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当前,我省教育发展中“有学上,上得起学”的矛盾已经初步解决,但是“上好学,受高质量教育”的矛盾依然突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教育公平、公正提出了更高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扩大教育公平,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矛盾,是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利于提高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水平,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扩大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第四,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大措施,对新生劳动力的结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教育体制和机制改革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不适应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存在不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正确把握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辩证、全面、发展地看待、分析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于准确把握机遇,有效应对挑战,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在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自身的改革与创新,确保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刻理解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
教育系统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以学校党政负责人为重点,全体教职工党员参加,离退休党员和学生党员、流动党员参加部分学习实践活动。邀请学校党外负责人和民办学校出资人参加有关学习实践活动,并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活动的总体要求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服务地方作贡献”,紧紧围绕“重科学发展实效,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牢牢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提高质量为核心、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关键、加强学校党建工作为保证、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上,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中,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深化思想认识有新提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科学发展需要科学思想的导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什么是学校的科学发展、怎样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这两个根本性问题上形成统一思想。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在破除思维定势、陈旧观念,克服自满心理、畏难情绪,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对学校来说,发展既是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是办学理念的提升、办学思路的明晰、办学行为的规范、办学活力的彰显,特别要体现在优秀文化的传承、服务能力的提高、教育方式的改进、体制机制的创新,最终体现为教育效果、办学效益的彰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学校来说,就是要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把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激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学校来说,就是要着眼于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和特色、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不同家庭和社区背景、不同性格和天资、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优点和缺点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和成长的机会;就是统筹协调教书、育人、管理、服务等多个岗位,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二)解决突出问题有新进展。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学以致用,突出实践特色。各地各校要充分把握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机遇,切实解决本地本校改革发展中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突出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幼儿园面广量大,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条件的学校各有各的发展特征、困难矛盾,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各地分门别类、因校制宜,指导学校认真梳理,切实找准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围绕“创新职业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主题,着力解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问题。要针对职校生实际,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建立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普通高中主要围绕“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满足学生多样需求,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服务学生未来发展”主题,着力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增强课程吸引力、适应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义务教育学校主要围绕“关注学生身心发展,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主题,努力解决规范办学行为、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要研究“高效课堂”,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主要围绕“ 依法规范办园行为,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坚持保育教育并重,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主题,着力提高幼儿教师保教能力,努力开发幼儿潜能。各类教育、各类学校都要把师德师风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一些地区和学校存在重业务、轻师德的现象,特别是农村教师和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教师普遍缺乏职业岗位实践和行业专业资历,实践技能弱。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学生发展的关键也在教师。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每一位教师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并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学校党组织建设有新气象。组织建设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学校党员处于教育教学第一线,担负着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建设和谐校园、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强化组织功能,创新活动方式,全面推进学校党组织建设。学校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做到工作上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不仅关心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更要关心人的全面发展,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做到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兼顾。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加强对教职工党员的教育、管理、督促和服务,提高学校党组织推进科学发展的执行力,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带动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建设,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理顺县(市、区)学校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和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党建工作。
(四)推进科学发展有新成效。以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学校发展中的几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学校必须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规格、层次等因素,准确定位,合理确定发展规模、比例,办学模式、学制、专业设置等,确保中等职业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协调发展。二是正确处理学校发展中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学校的发展决不能停留在规模的扩大上,要科学编制学校发展规划,做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三是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掘、总结提炼具有地域特点、学校特色的优良传统和校园文化,打造“润物无声”、和谐的育人环境。四是正确处理提高整体实力与形成品牌特色的关系。学校在提高办学实力的同时,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自身的品牌,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五是正确处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坚定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思想。学校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一切工作,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为检验标准;一切决策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依靠群众的广泛参与,依靠群众的创造和全力支持。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三、准确把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步骤方法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分3个阶段,重点抓好6项工作。
(一)学习调研阶段。重点抓好学习讨论、调研走访两项工作。一是要组织学习讨论。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有关材料,学习中央和省委有关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和个人的实际工作,学习党和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方针、政策,学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学校党政负责人要带头学习,带头作学习辅导,通过论坛、讲座、网络、推广教职工党员先进典型等方式,切实提高学习效果。要广泛交流讨论,形成学校进一步科学发展的共识。要以适合中职、中小学生的方式进一步做好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二是要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学习成果,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网上调查、设置意见箱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教职工、学生、家长、合作行业企业、用人单位、上下级单位等的意见和建议,找准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要进行重点研究,及时交流调研成果,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党员教职工要走向社会、走向企业,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对学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要求,每所中等职业学校都要开展“产业吻合度”专题调研,做好“产业结构分布”与“专业结构分布”的对比调研。中小学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调研。
(二)分析检查阶段。重点抓好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撰写分析检查报告两项工作。一是要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学校要认真组织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其他学校召开党支部(党总支)专题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要紧扣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分析检查个人和领导班子在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党性党风党纪以及师德师风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专题组织生活会要围绕党组织和党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这一主题,进行分析检查,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党员意识,明确整改方向。二是要写好分析检查报告。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学校要系统梳理学校科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事求是分析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总结和提炼学习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新认识,提出今后进一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努力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措施,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向全体教职工作分析检查报告。其他学校要对调研中征求到的意见进行认真梳理,形成简要的分析检查材料。
(三)整改落实阶段。重点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解决突出问题两项工作。一是要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学校要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认真梳理整改项目,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并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明确整改落实措施、明确整改落实责任。短期整改工作力求扎实,凡具备整改条件的要立即解决;中期整改工作力求明确,有确切的解决期限;长期整改任务力求明晰,制定长期规划和分阶段整改计划。其他学校要制定整改落实措施。整改落实方案和措施采取适当方式在校内公布,做出公开承诺。要组织教职工开展建言献策活动,使整改落实方案和措施切合实际,容易操作。二是要集中解决突出问题。要集中力量解决一些通过努力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多为师生员工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充分发挥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势,为社区服务;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把解决问题和创新工作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好学校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适时组织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群众满意度低的学校,要认真分析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补课”。
四、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
目前,省、市、县(市、区)教育部门已基本形成了学习实践活动三级工作网络,大家要齐心协力,积极配合,共同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中央、省委领导小组和教育部指导小组指示精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成立省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及办公室,由我任组长,胡金波、丛懋林、殷翔文同志任副组长,其他厅领导和副巡视员为成员。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丛懋林同志兼任。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指导检查组和宣传信息组。省指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一是文件指导,制定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和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具体指导意见。二是联系点指导,省教育厅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分别联系一个省辖市,每人确定1个县(市、区)为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直接指导工作,力争把联系点做成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整个指导工作。三是培训和政策指导。我们这次会议就是一次全面的学习培训和政策解读。四是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
市指导小组由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负总责,教育局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在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在领导直属学校学习实践活动的同时,指导辖区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具体包括:提供上级需要的材料、数据和信息等;做好县(市、区)教育局学习实践活动工作骨干的培训工作;了解辖区内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面上进展情况、特色做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协调处理教育部活动办、省委活动办交办的专项任务。
本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由县(市、区)教育局领导小组负责具体指导。县(市、区)教育局领导小组由局长、局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局长、近期退休的局领导或经验丰富的学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业务科室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同时,根据辖区学校数量,成立3-5个指导检查组,切实加强对学校学习实践活动的督查指导。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省、市指导意见,研究制定活动具体方案;做好辖区内学校党员的思想发动工作;指导学习实践活动的进度、质量;及时研究、解决辖区内学校学习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推荐先进典型,加强舆论宣传。省市县(市、区)三级工作网络中,县(市、区)教育部门对辖区学校的指导是最具体、最直接的,学习活动能否出实效、出成果关键在县级领导小组,责任也在县级领导小组。县(市、区)领导小组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指导工作,注意防止学习实践活动中出现偏差。
(二)要坚定信念信心。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的学习实践活动面广量大、头绪多、任务重,各级指导小组既要认清形势任务,坚定信念、全力以赴,又要充分看到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已具备的良好基础,树立信心、沉着应对。一方面,前两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果,各级指导小组的大多成员都具备开展前两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无锡、徐州、扬州三市及三地的15所学校已先期试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无锡市以“构筑科学发展优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着力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城市。目前该市教育局已制定了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扬州市在教育局机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同时,通过举行“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和“三问三求”(问社会求教育发展之策、问家长求教育和谐之道、问师生求质量创新之举)等活动,组织、指导市直19所学校参加了学习实践活动,精心打造惠民教育,在开设名师大讲堂、社区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站、帮扶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方面做实事、出成效,形成了学习实践活动的丰硕成果和鲜明特色。前两批学习实践活动的经验成果和第三批试点市县学校的积极探索,给我们各级指导小组做好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省指导小组将及时宣传、转发,供大家交流、学习、借鉴,以便各地各级指导小组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要创造良好开端。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现在开始,市指导小组、县(市、区)领导小组要马上行动起来,做好全面宣传发动的充分准备。一是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掌握辖区学校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情况,初步查找突出问题。对软弱涣散的学校党组织及时进行整顿,调整充实领导班子,配强党组织负责人,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对于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学校要抓紧建立基层党组织,党员人数不足、暂不能建立党组织的可与邻近学校建立联合党支部。二是抓紧制定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县(市、区)领导小组要制定本区域内学校学习实践活动整体方案和各阶段具体方案,设计符合学校和教职工实际、有吸引力的实践主题和载体,学校要制定本校学习实践活动工作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三是组织学习、宣传发动。以县(市、区)为单位召开动员大会,认真传达学习和广泛宣传中央、省委、教育部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关精神,深刻领会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要求、方法原则、程序步骤。学校要召开动员大会,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作动员。让党员干部、教职工明白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明白自己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所处的位置、权利和义务。要通过一切宣传渠道、宣传媒体,发放通俗易懂的资料进行广泛的思想发动,普遍提高广大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要注意方式方法。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教学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的特点,在指导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务求实际效果。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五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取得实效、更加注重简便易行、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更加注重强化基层、更加注重统筹协调。一是分类指导,务求实效。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地区、城乡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因地、因校制宜组织活动;区别担任学校领导职务的党员以及广大党员的不同职责,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对于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党员、流动党员,要从实际出发安排参加相应的学习实践活动。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有什么问题就查找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形成“一校一策”、“一县(市、区)一策”的科学发展思路。二是简便易行,探索创新。在不减少集中活动时间的前提下,根据各个学校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时间,科学设计切合教师工作特点、适应教学安排的活动步骤。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喜闻乐见,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更加符合广大党员的意愿。鼓励和支持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创新,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简便易行不等于降低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提高了要求,即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方法与效果的关系,既要减轻党员、教职工的负担,又要高质量、高标准地组织学习实践活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学校其活动载体、方式和要求也不相同,越是办学条件好、办学水平高的学校要求应该越高。三是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要把前两批学习实践活动形成的成果通过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到学校,把学校需要解决的普遍性问题纳入到各级教育部门整改落实的内容,增强活动的整体效果。统筹安排学习实践活动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任务,统筹安排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统筹安排专题理论学习和结合教育教学具体问题的学习。为学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条件,探索通过结对帮扶、上下联动等方式解决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
(五)要主动协调配合。省、市、县(市、区)三级工作网络要协调配合,上下联动,共同做好工作。要保持信息的沟通顺畅,省、市指导小组要把中央和省委、教育部的意见、指导及时传达到县(市、区)领导小组,县(市、区)领导小组要及时将辖区内学校学习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报告省、市指导小组,便于上级掌握情况。指导工作既要不折不扣遵照中央和省委、教育部的指示精神进行,又要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指导工作要本着对学校学习实践活动有利、对学校发展有利、对广大师生有利、对人民群众有利的原则进行。
(六)要突出典型引路。在学习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指导(领导)小组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培养典型,大力宣传各类学校学习实践活动中涌现的先进经验、先进事迹、先进个人,充分发挥典型引路、榜样示范的作用。根据省委活动办和教育部指导小组关于每周都要报送活动情况的要求,每个县(市、区)在学习实践活动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发现、培育1-2个学校坚持科学发展的先进典型、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典型,及时报省、市指导小组,便于我们遴选、推荐给省委活动办和教育部。各级指导(领导)小组都要主动联系宣传媒体,把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报道的重点,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宣传中央和省委、教育部以及各市、县(市、区)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宣传先进和典型,不断增强宣传引导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同志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得民心、促发展。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