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在线

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在线 -> 党建动态 -> 正文

规划蓝图 聚焦民生 期盼幸福——2011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提纲(二)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1-03-30

(三)2011年主要任务

1.2011年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2.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总的考虑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

3.解读五大数据看走势

8%:上行压力大于下行,发展理念更趋冷静  十二五’开局之年的8%传递的重要讯息是,一个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是中国发展所必须的。对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没有一定的速度绝对不行,而过快的速度又会导致发展不可持续。

4%:总体温和可控,不会恶性通胀  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一预期目标,比去年3%的目标提高了1个百分点,比去年实际涨幅高了0.7个百分点。这凸显出当前物价形势的复杂性,今年物价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我国夏粮产区遭遇严重旱情,劳动力短缺导致用工成本提高,美国等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国际市场流动性泛滥,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攀升……

900万人:“两难”局面凸显就业结构性矛盾  今年要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这显示今年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今年大学毕业生有660万,加上往年没找到工作的,累加起来,压力不小。“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反映了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出现这种矛盾,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经济结构依然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难以与高校毕业生发生有效对接;另一方面,现在的户籍和人事管理制度也不利于人才流动。

16%:贷款释放稳健信号,满足发展不必担忧  2011年的货币政策表示今年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从这一指标可以看出,今年货币政策继续向常态回归,向市场释放稳健信号。确定这样一个规模,是更好处理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间关系的体现。减少信贷增量、降低货币投放速度,将有利于调控物价、抑制资产价格泡沫。

9000亿元:赤字力度回调,“积极”基调不改  今年将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相比2010年10500亿元赤字,赤字的减少透露出这样的信号:今年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会有所收敛。

【解读】2011年教育的任务

2011年,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总书记讲话

(一)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科学化管理水平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 2月19日上午 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胡锦涛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胡锦涛指出,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着力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二)科技教育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根本和基础

3月4日 在听取12位政协农工党、九三学社界委员发言后,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根本靠科技,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要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大力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注意解决好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公平问题。要大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着力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方面人才,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

(三)一枝一叶总关情,寄语江苏发展

   3月5日下午3时。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胡锦涛来到这里,同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15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一起审议 政府工作报告。

农民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广大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没有亿万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就没有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总书记特别指出,国家将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子女上学、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充分考虑农民工需要,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有些农民工离开农村在城市里工作多年,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分子。最近,中央正在讨论制定关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文件,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的落户问题。

物价问题:非常关注生猪价格。如果价格起落较大,一方面农民要受损失,另一方面会造成市场价格波动,对保持价格基本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在生猪价格调控中,采取收储等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市场价格下跌时,要增加一点收储;市场价格上扬到一定幅度时,就将收储的猪肉推向市场,这样可以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胡锦涛向代表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基层工作:就基层来说,尤其要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只有为群众服好务,我们才能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胡锦涛说,“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工作精力和注意力更多放到基层,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多投到基层,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为社会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对江苏工作提出六个注重的新要求: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加强自主创新、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四、温总理风采

(一)网络在线交流( 2月27日 )

2011年2月27日 ,温家宝再次专程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访谈室,接受联合专访,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这已经是温总理第三次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两个小时的交流中,温总理一共回答了20多个问题,包括物价、房价、收入分配等各个方面,还谈到了自己 年轻时的志向现在的家庭生活。温总理真诚的聆听和坦诚的交流感动了广大网友。有网友留言说,总理向网民交心拉家常,展现了政府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诚恳态度;网民向总理倾诉提意见,表达了网民相信总理、相信政府、相信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的积极心态。这种相互信任,是上下同心攻坚克难的前提。

【精彩语录】

*如果说第一次和网友们在线交流我感到有点紧张,第二次我感到十分珍惜,那么这次我感到责任重大。我的任期还有两年,我以为这两年的工作不比前8年任何一年要容易,反而要艰巨得多。我必须恪尽职守,和人民一道克服困难,使我们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对于幸福的理解和标准可能人们都有不同,我也曾经讲过关于如何使人的尊严和幸福,我不想再重复过去的话,我只是说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如果说结合“十二五”规划,那么我就想强调一点,就是民生问题,这也是大家所关注的。什么是民生?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民生就是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

*我是个每天要看物价指标的人,我熟悉粮食、油料、肉类、禽蛋、蔬菜的价格。

*世界都在谈“中国崛起”,人们议论最多的是GDP,但我以为“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因此,我更重视另外两个数字,那就是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研研发经费占整个生产的比重,这才是我们国家的未来。

*今后政府做什么?花多少钱?取得什么成果?都要向人民公开。人民可以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至于腐败。我们还要加大政府人员廉洁自律的措施。

*我们绝不能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高速增长、盲目铺摊子,那样就会造成产能过剩,环境资源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有一句话说:有一个富人就会有五百个穷人。这句话比较形象,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因此,我们准备从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同时提高低保的保障水平。第二,对于收入过高的行业,我们要采取从总量和水平两个方面,对他们的收入加以限制。第三,我们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二)记者招待会( 3月14日 )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

大会发言人李肇星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像一只老虎,如果放出来关进去很难。我们目前出现的通货膨

胀其实是国际性的,如果你看看整个国际形势,由于某些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造成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这不仅影响一个地方,就连欧洲也突破了2%。前

几个月,世界粮价上涨15%,如果再加上西亚北非局势的影响,油价高企,超过每桶100美元。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们难以控制的。另一方面,确实在我们国内也有因为劳动力成本提高,各种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而造成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我们必须重视解决这些问题。我常讲,通货膨胀包括物价、房价都涉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今年在政府各项工作中,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了第一位。

文化建设: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表现在国民素质、文化发展和道德

情操上。我们国家有着5000多年的文化传统。在世界上,历经劫波而现在还保存完整传承下来的文明古国中,中国是一个典范。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同时我们也懂得,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文明。只有这样,才能使祖国的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也就是我常说的,只有开放包容,才能使国家强大。

政治改革: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协调推进,这

是因为,首先,只有不断地改革,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第二,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第三,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要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第四,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第五,要给每个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发挥人的独立思维和创造精神。

五、        热点关注

(一)修建保障房

中央政府提出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达到1000万套,让众多无房群众看到了保障性住房托起安居梦的希望。目前任务指标已分解到各省份,中央财政资金也将在全国两会前后陆续下拨。这标志着,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启动。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比上年增长70%,创历年之最。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的话说,这将“让更多百姓的安居梦想变成现实”。

(二)稳物价  控通胀

今年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今年重点工作,CPI涨幅今年要控制在4%左右。这和去年的调控目标相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比去年下半年至今月度CPI最高点低了1.1个百分点。这既考虑了居民对稳定物价的要求和承受能力,又考虑了物价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国际金融危机后,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并实施一揽子刺激计划。这种由紧转松的政策很快扭转了经济下滑、失业增加的趋势,负面效应是物价上涨。

    实现调控目标有哪些有利条件?国内粮食连续七年丰收,粮食库存大大高于国际标准,肉、油、糖、棉花都有充足的国家储备,再加上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构成稳定物价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党和政府把稳定价格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实行省长“米袋子”、市长“菜篮子”负责制,这是稳定物价的工作基础。今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目标比去年的实际情况低了3.7个百分点,凸显了国家稳定物价的坚定决心,有利于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

哪些因素不利于今年物价调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猛涨,输入性通胀对国内的影响大于去年;国内流动性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夏粮生产遭受严重干旱,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涨。物价上涨的国际因素关键是美元滥发。美联储加快印钞机运行,向全世界输出美元,同时也向全世界输出通货膨胀。

(三) 提高收入

连续几年的统计报表中,居民收入增长低于税收和GDP增速。以往温总理在谈及收入分配问题时常这样说:“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要把蛋糕分好,要让每一个人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句话在他今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两个同步”和“ 一升 一降”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要实施“两个同步”,一是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二是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今年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全国人大代表汤世保: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真正做到“限高、稳中、补低”,使收入分配结构由“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转变,这需要国家的总体设计和逐步推进。

(四)个税改革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说: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基和税率结构,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个税改革调整,说明国家更加关注收入分配差距,更加关注民生。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认为,目前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个税征收上出现的贫富倒挂更值得关注。提高起征点,推进个税改革,是对低收入人群利益的关照,是扭转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在开局之年,推进个税改革,体现出中央“十二五”时期更加关注民生,在国富的同时追求民富、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清晰思路。

(五)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吴邦国委员长10日宣布: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今年的“两会”上,委员长的工作报告,明确地提出“从中国国情出发,郑重表明中国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确保国家一切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即“五个不搞”,在“两会”工作报告中,公开阐明“五个不搞”,三十年来尚属首次。

(六)反腐

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法院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27751件,判处罪犯28652人。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显示:2010年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8224件,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723人,其中厅局级188人、省部级6人。全国人大代表牟新生: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出现“一言堂”,对党的事业危害极大,要继续大力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切实对权力的运行进行规范和制约。

(七)治理三公消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向“三公消费”亮剑: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全国人大代表陈秋生:中央预算部门公开“三公消费”是我国预算公开的一大进步,体现了中央建设廉洁政府的决心。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信息公开是重要前提,也是增强政府公信力的关键所在。

(八)三年解决“入园难”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年要公办民办并举,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相信在3年内能缓解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庞丽娟:建议我国通过制定学前教育法,明确规定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不低于7%,以切实解决学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九)幸福

“幸福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最振奋人心也是最令人憧憬的词汇。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在身体健康、衣食住行无忧的同时,还希望今后的生活更加舒心、安心、放心和对未来有信心,这是有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幸福起飞离不开经济翅膀,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当前,“让人民幸福”已成了各地的目标诉求。幸福感扎根于民生细节,从温家宝总理5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预算安排里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2/3左右。财政部长谢旭人在财政政策专题记者会上再次明确提及这一点,被视为一个重大的信号:反哺民生,让民众分享发展红利,成为今后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走向。提升幸福感需要良好的社会心态,“两会”上亮相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把“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写了进去。理性平和等良好的社会心态,也正有助于增进人们的幸福。

(十)关于教育

历年的“两会”上教育都会成为主要的关注话题之一,原因很简单:一来教育是每个家庭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二来教育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针对当前现状,代表委员们归纳出需要解决的三忧问题:“一忧”——拔苗助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很多家长为之焦虑。于是乎,不问孩子是否愿意,带着他(她)们参加各种“学习班”,把孩子搞得精疲力尽。“二忧”——择校难止。“好好学习,长大上北大清华。”这句话是不少家长鼓励孩子的口头禅。从小学起家长就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择校现象严重。“三忧”——产销脱节。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660余万人,今年应届毕业生将达750万人,就业形势堪忧。以上“三忧”,反映了教育存在着的问题,急需尽快予以解决。当然,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一些时间,但眼下能解决的还是要尽早动手。

在“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建议,各行各业对人才有不同的需求,不能“一把尺子量人才”,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输送多方面的人才。还有的提出,“择校热”的解决之道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等。另外,从家长角度来说,也应尽快抛弃那些似是而非的观念,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情况,心情舒畅地学习,不能一味地拔苗助长。

人们都希望当下的教育有个大改革,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这是大家共同期盼的目标。为此,家长、教育部门当尽力,代表委员更是义不容辞。